• ISSN 0258-2724
  • CN 51-1277/U
  • EI Compendex
  • Scopus 收录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2012年  第25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论文
交流电气化铁路AT供电牵引网电气分析
李群湛, 郭锴, 周福林
2012, 25(1): 1-6.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1.001
摘要(2251) PDF 651KB(1014)
摘要:
为深入了解交流电气化铁路AT(自耦变压器)供电网络,明确物理概念,利用基于两相对称分量变换的 复合序网分析法,给出了牵引网、自耦变压器、牵引变压器、牵引负荷和电源等网络元件的序模型及AT 供电网 络复合序网的建立方法;定义了供电能力及其利用率,通过比较2X27.5kV AT供电模式与55kV AT供电模 式的特点和性能,说明了供电能力与负荷供电容量需求之间匹配的重要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两相对称分量变 换的AT网络复合序网分析方法具有简单可行、物理概念清晰等特点.
一送两受式无砟轨道电路发送信号频率
张友鹏, 赵斌, 田铭兴
2012, 25(1): 7-11.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02
摘要(1542) PDF 554KB(546)
摘要:
为确定一送两受式无砟轨道电路发送信号的频率范围,根据无砟轨道电路一次侧参数的频率特性和一 送两受式无砟轨道电路调整态、分路态和断轨态的四端网系数表达式,在不同的道砟最小电阻、表面电导系数、 输入端阻抗和输出端阻抗初始值下,用图解法对断轨灵敏度和分路灵敏度频率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 当一次侧参数为无砟轨道电路标准参数时,一送两受式轨道电路信号频率不应大于700Hz.
一种无线多跳网络业务性能跨层优化方法
李志杰, 方旭明
2012, 25(1): 12-18,31.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03
摘要(1645) PDF 907KB(495)
摘要:
为满足无线Mesh网络和AdHoc网络业务不同性能的要求,提出了一种跨层优化算法,给出了保证业 务平均误包率的自适应调制编码的实现方法,并结合信道、冲突、缓冲区和业务要求等分析了业务性能.在此基 础上,提出了调节误包率、优化业务吞吐率,并通过加权以满足业务不同吞吐率和延迟要求的优化算法,优化综 合了物理层、MAC层、链路层和业务要求的影响.为验证算法的正确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给定的参 数下,与未优化相比,丢包率约减小35.3%,延迟约降低65.6%.
基于车载视觉的行人检测与跟踪方法
郭烈, 高龙, 赵宗艳
2012, 25(1): 19-25.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04
摘要(1606) PDF 881KB(526)
摘要:
为提高城市交通环境下车辆主动安全性,保障行人安全,提出了基于车载视觉传感器的行人保护方法. 利用Adaboost算法实现行人的快速检测,结合Kalman滤波原理跟踪行人,以获取其运行轨迹.该方法利用离散 Adaboost算法训练样本类Haar特征,得到识别行人的级联分类器,遍历车载视觉采集的图像,以获取行人目 标;结合Kalman滤波原理,对检测到的行人目标进行跟踪,建立检测行人的动态感兴趣区域,利用跟踪结果分 析行人的运行轨迹.试验表明:该方法平均耗时约80ms/帧,检测率达到88%;结合Kalman滤波原理跟踪后,平 均耗时降到55ms/帧,实时性较好.
CLC型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输出控制
王智慧, 孙跃, 戴欣, 苏玉刚, 唐春森
2012, 25(1): 26-31.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05
摘要(1651) PDF 631KB(593)
摘要:
为实现对CLC型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输出功率的控制,基于离散映射方法,完成了系统模型的构建,对 周期不动点进行了解析描述,得出软开关频率点的求解方法和不同频率点上输出功率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平均功率平衡的控制方法,通过实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不同频率点的组合控制, 能够使系统在最大41ms内完成在20~50V之间的双向跳变,以满足不同的系统输出要求,开关器件工作在软 开关状态.
信息传播算法收敛的后门集
王晓峰, 许道云, 秦永彬
2012, 25(1): 32-38,62.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06
摘要(1276) PDF 893KB(615)
摘要:
为了探讨WP(警示传播)算法的收敛性,给出了WP算法收敛的后门集.通过对此后门集中的变元赋 值,可将布尔公式简化成其因子图为树型结构的子公式,WP算法在子公式上收敛.最后,设计了一个求解该后 门集的随机算法,并分析了该算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求解该后门集的随机算法是有效的.
支撑产业链协同的SaaS平台自适应演化技术
王淑营
2012, 25(1): 39-45.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07
摘要(1345) PDF 829KB(661)
摘要:
为实现产业链协同SaaS平台在运行服务过程中面向各企业群及其业务需求变化的动态演化支持,针 对平台企业联盟和用户的动态性,提出了基于动态绑定与隐式授权的企业联盟自适应演化管理和基于企业自治 模型的用户自适应演化管理方法;针对平台各企业联盟业务协同需求的动态性,建立了面向演化的业务功能与 业务数据管理模型,提出了业务功能在线更新与业务数据库的同步演化算法,建立了SaaS平台自适应演化机 制.通过在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协同SaaS平台研发过程中的应用表明,自适应演化方法能有效支持平台在不间断 服务条件下,通过业务功能和业务数据库的在线演化满足各企业联盟业务功能扩展和动态更新的需求.
基于交织最佳自相关序列的ZCZ序列设计
王龙业, 王献
2012, 25(1): 46-49.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08
摘要(1236) PDF 433KB(399)
摘要:
为了减少零相关区序列设计中对相关参数的限制,基于任意一个周期大于4的最佳自相关序列,运用交织技术和递归运算,提出了一类新型的接近最优零相关区序列集的构造方法.通过递归运算,在保持ZCZ (zero correlation zone) 序列集包含的序列数目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将序列长度和零相关区宽度成倍扩展.构造的ZCZ序列集接近理论界,可应用于准同步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通信系统,消除共道干扰,提高通信质量.
侧向风作用下车灢桥系统的气动特性移动车辆模型风洞试验系统
李永乐, 胡朋, 张明金, 廖海黎
2012, 25(1): 50-56.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09
摘要(1674) PDF 897KB(403)
摘要:
为考虑侧向风作用下车辆运动对车-桥系统气动特性的影响,针对车-桥系统气动绕流的特点,研制了一 套移动车辆模型风洞试验系统,在风洞中实现了侧向风作用下车辆运动过程中桥梁和车辆各自气动力的同步测 试.该系统可以较方便地改变来流风速、车辆运动速度、测试对象以及车辆与桥梁的相对位置等.根据测试信号 时程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了车辆运动过程中桥梁和车辆动态气动力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 表明,桥梁和车辆的气动力信号较稳定,试验结果比较可靠.
大跨独塔斜拉桥纵隔板的极限承载力
卫星, 强士中
2012, 25(1): 57-62.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10
摘要(1864) PDF 721KB(524)
摘要:
为保证主跨383m 的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北汊桥主梁吊装施工期间钢箱梁桁架式纵隔板的稳定性,对集 中荷载作用下纵隔板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 立梁段的空间数值模型,得到了设计荷载作用下纵隔板的应力分布及施工阶段结构的弹性屈曲系数;考虑材料 及几何非线性和初始缺陷,得到了该纵隔板的极限承载力.采用1:2.5缩尺模型对纵隔板进行了静载试验,得到 了设计荷载作用下纵隔板的应力和变形;通过极限承载力试验,得到了设计荷载作用下纵隔板的非线性屈曲系 数.研究结果表明:该斜拉桥钢箱梁纵隔板设计合理,其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考虑初始缺陷的非线性有限元分 析可用于研究钢箱梁纵隔板的局部稳定性.
苏通大桥河床冲刷多尺度监测系统的构建
陈志坚, 唐勇, 陈松
2012, 25(1): 63-67,77.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11
摘要(1276) PDF 652KB(548)
摘要:
为了监测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的河床冲刷深度,利用水深传感器建立了桥位区的小尺度监测系统,实现 了群桩基础内部河床冲刷的实时监测,并引入网络覆盖模型,对传感器埋设位置进行了优化,解决了河床冲刷传 感器位置的优化问题;利用多波束测深系统建立了整个河床防护区的大尺度冲刷监测系统,并对部分实测数据 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河床冲刷多尺度监测系统能够实现河床冲刷深度的高精度监测,整个系统的监 测精度可以达到dm 级.
复杂断面地铁隧道开挖优化及对建筑物的影响
漆泰岳, 白永学, 李斌
2012, 25(1): 68-77.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12
摘要:
基于FLAC3D,建立了复杂断面隧道和建筑物的三维数值模型,以沉降量和结构应力最小为优化目标, 对5种工法方案进行了优化,以确定最优工法.用最优工法开挖隧道,预测开挖引起的塑性破坏区,并提出有针 对性的预加固措施.在对塑性破坏区进行预加固的条件下,预测各开挖段地表和建筑物基础的沉降特征及最大 沉降量,对比分析地表沉降曲面与建筑物基础沉降曲面的差异,评价整个开挖过程中建筑物和隧道关键结构的 安全性.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规律一致,为复杂断面地铁隧道开挖的环境控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吹填土渗流固结过程微观结构的分形特征
牛岑岑, 王清, 谭春, 陈慧娥, 周福军
2012, 25(1): 78-83.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13
摘要(1210) PDF 794KB(576)
摘要:
为分析渗流作用下吹填土固结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应用分形理论,定量描述吹填土的微观结 构特征,探讨吹填土的固化机理.通过吹填过程的室内模拟试验,对天津滨海新区最终沉降的吹填土进行了颗粒 分析试验和易溶盐试验,以评价吹填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基于分形理论,采用WD-5图像处理系统,对试样的微 观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讨论了渗流固结作用下天津滨海新区吹填土在渗流固结过程中微观结构分形维数的变 化规律.研究表明:随渗流压力增大,天津滨海新区吹填土结构单元体的形态分形维数逐渐增大,而计盒分形维 数减小,结构单元体排列致密,形态复杂性增强;随固结荷载增大,天津滨海新区吹填土中孔隙的形态分形维数 增大,计盒分形维数减小,土中小孔隙的含量增加,孔隙体积减小,复杂性增加.
基于指数形式渗流的成层地基一维固结半解析解
李传勋, 谢康和, 胡安峰
2012, 25(1): 84-89.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14
摘要(1156) PDF 678KB(392)
摘要:
为了计算基于指数形式渗流的成层地基一维固结变形,将指数形式的渗流模型引入传统的成层地基一维固结理论,建立了变荷载条件下的控制微分方程;采用解析法与数值离散相结合的半解析法对控制方程进行求解;在指数形式渗流退化为达西渗流的条件下,将半解析法的计算结果与解析解进行比较,验证了半解析法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最后,结合某双层地基固结实例对不同参数时的固结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半解析法计算基于指数形式渗流的成层地基一维固结简便、可靠;上层土比下层土的渗流指数对固结速率的影响显著;压缩性小、渗透性大的土层越厚,成层地基的固结速率越快;加载速率越快,固结速率越快.
三向应力下典型岩石破坏预警及峰后特性
王东, 刘长武, 王丁, 曹磊, 杜新亮
2012, 25(1): 90-96.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15
摘要(1348) PDF 772KB(402)
摘要:
为探讨岩石在三向应力下的变形、破坏规律及其峰后本构模型,对不同围压下石灰岩和砂岩进行了三 轴压缩全过程试验,分析了2种典型岩石的变形、破坏规律和峰前、峰后承载能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 上建立了岩石的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岩在低围压下易于发生失稳破坏,在高围压下较难发生失稳破 坏,围压的增大对岩爆有一定抑制作用;同种岩石峰值应力时对应的环向应变不随围压的改变而改变,近似为一 定值,可以将其作为岩石破坏的一个预警指标;石灰岩的剪胀效应发生在破坏后,而砂岩在轴向应力达到其峰值 的70%左右时就开始出现剪胀;岩石峰后应力与其承载能力相等,由侧向变形控制,随侧向变形增大逐渐衰减 至残余强度;基于本构模型的计算结果与三轴压缩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圆锥面组合曲面的喷涂机器人喷枪轨迹优化
曾勇, 龚俊, 杨东亚, 宁会峰
2012, 25(1): 97-103.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16
摘要(1739) PDF 739KB(346)
摘要:
为解决圆锥面组合特征曲面喷枪轨迹优化时涂层均匀性较差的问题,根据圆锥面的几何特点,给出了 圆锥面上的喷枪轨迹生成方法.基于喷枪3D模型在圆锥面上的喷枪轨迹优化方法,讨论了圆锥面组合时面片交 界处的喷涂轨迹优化方法,建立优化目标函数,并优化了相关的喷枪参数.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涂层厚度满 足涂层质量要求;与一般方法相比,其涂层厚度最大值、最小值与理想值间的误差分别降低0.4和1.0m;同向 面片组合时的涂层厚度最大值、最小值与理想值间的误差比反向时的误差分别降低0.8和1.4m.
双轴二倍频振动筛的自同步及稳定性
侯勇俊
2012, 25(1): 104-108.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17
摘要(1824) PDF 453KB(540)
摘要:
利用振动筛的运动微分方程和两激振器的回转运动方程,建立了双轴二倍频自同步振动筛同步相位差 角的微分方程;通过研究该微分方程状态方程的平衡点,提出了振动筛实现二倍频自同步的必要条件,应用 Lyapunov稳定性理论,建立了振动筛的运动稳定性条件,并通过实例计算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振动筛满足同 步条件和稳定性条件时可以实现二倍频的自同步并稳定运转;当扭振固有角频率与低速轴激振角频率之比的平 方等于4/7时,振动筛处于临界状态,当该值小于4/7时,振动筛的运动稳定.
结构动力方程的2种精细时程积分
范宣华, 陈璞, 慕文品
2012, 25(1): 109-114.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18
摘要(1540) PDF 695KB(563)
摘要:
分析了增维精细时程积分和扩展精细时程积分2种方法在求解结构动力方程中的异同.在演变随机激 励为多项式、指数函数以及正弦/余弦(虚指数)函数组合的一般形式下,分别推导出了2种方法所对应的显式离 散递推表达式.结果表明:2种积分方法所对应的显式递推格式最终都转化为积分步长的多项式函数,并且在相 同泰勒级数展开项的条件下,扩展精细积分除包含增维精细积分的所有递推项外,还包含一些高阶小项,理论上 具有更高的精度;忽略高阶小项,2种方法尽管算法实现不同,离散递推格式完全一致;工程实例计算表明,二者 计算精度都可以达到10位以上有效数字,扩展精细积分计算时间较增维精细积分少一个数量级.
基于PCI4732的高定位精度光声成像系统设计
荣健, 陈炳章, 钟晓春, 黄林, 蒋华北
2012, 25(1): 115-120.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19
摘要(1207) PDF 698KB(412)
摘要:
为了研究光声成像技术对不同吸收体的成像性能,利用PCI4732和高精度旋转台RT-5-10,在Labview软件设计平台上开发了一套光声成像系统.系统由脉冲激光器、水浸探头和放大器等硬件组成,采集卡通过PCI总线与电脑连接.采用高分辨率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较高对比度和分辨率的图像.分别采用2.25、5.00和10.00 MHz的超声探头对发丝进行试验,以验证系统的实用性.试验结果显示:采用5.00 MHz的探头比采用2.25和10.00 MHz的探头得到的发丝的图像更清晰,表明对于一定尺寸的吸收体,需要选择一定中心频率的探头,才能得到清晰的图像.
高功率16路功分器的设计
张健穹, 刘庆想, 李相强, 赵柳
2012, 25(1): 121-126.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20
摘要(1218) PDF 681KB(417)
摘要:
为满足高功率微波辐射天线对其馈电系统的要求,针对现有高功率多路功分器的不足,研制了一种新 型的高功率16路功分器.该功分器由同轴波导-4路矩形波导、H-T分支和波导同轴转换3个元件构成,其16路 输出具有等幅同相的功率分配特性.设计了中心频率为2.85GHz的功分器,并对其进行了数值计算和试验研 究.试验结果表明:该功分器在中心频率2.85GHz下,传输损耗约0.4dB,驻波系数为1.3,输出功率不平衡度约 暲0.7dB,相位不平衡度约5;在2.78 ~ 2.92GHz的频率范围内(中心频率的5%带宽),传输损耗小于 0.6dB,驻波系数小于1.5.分析结果还表明,该功分器的功率容量瓶颈在输入同轴波导处,与内部其他结构无 关,因而可实现对高功率微波源输出功率的分配.
高速列车空调系统及车内流场分析
刘杰, 李人宪, 陈琳, 李树典
2012, 25(1): 127-132.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21
摘要(1769) PDF 784KB(445)
摘要:
为检验高速列车空调系统设计的合理性,针对高速列车新风入口负压大、空调管路系统复杂、密封性好 的特点,建立了车厢内部与空调系统的整体模型.用有限体积法求解计算流体力学的控制微分方程,对整体流场 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风速、温度、湿度和CO2 体积浓度在客室内的分布,并用流场指标和热舒适性指标对客室 内的热舒适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夏季列车以350km/h的速度行驶时,车厢内温度场分布比较均匀,CO2 体积浓度平均值为0.07%,满足不大于0.15%的舒适性要求;过道处风速高,导致有效温度差最大为-4.5C, 低于舒适指标标准值2.8C;送、回风方式是保证流场参数均匀分布及热舒适性的关键.
焊接转向架电化学腐蚀机理试验研究
于喜年, 王保岩, 刘军
2012, 25(1): 133-138.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22
摘要(1403) PDF 622KB(636)
摘要:
为揭示焊接转向架腐蚀规律,分析了焊接转向架所用钢板及其焊接试件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位和交流阻抗.采用动电位扫描法测定试件的极化曲线并进行电偶腐蚀试验,得到焊缝处及焊缝两侧距离焊缝不同位置的电位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焊缝处腐蚀电位最低,耐腐蚀性最差;试件焊缝周边钢板腐蚀电位较高, 09CuPCrNi-A焊接钢板腐蚀电位最高,为-0.458 V,耐腐蚀性最好;最大电偶电流密度为1.76 A/cm2,相当于0.018 mm/a 的腐蚀速度,应重视焊接转向架的电化学腐蚀.
一种血管生物反应器相关参数的量化分析
刘艳秋, 黄楠, 邹远文, 黄学进, 李晋川, 樊瑜波
2012, 25(1): 139-143,150.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23
摘要(1342) PDF 574KB(351)
摘要:
为了模拟血管的在体环境,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四川大学联合为西南交通大学研制了血管生物反应器,采用流体力学理论与正交实验极差分析的方法对生物反应器的剪切力、层流状态及脉压差调节等性能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套系统针对不同半径的血管,可提供的最小剪切力为0.08 Pa,最大剪切力为70.51 Pa;为保证灌流液为层流状态,在灌流液粘度系数、流体密度确定的前提下,培养腔入口端输入管长度为18 cm时,装置提供的5种管径的最大流量均不可超过4.36 cm3/s;脉动发生器的行程对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压差影响最大,对流量和频率的影响次之,对压力的影响最小.
基于灰色自适应粒子群LSSVM的铁路货运量预测
耿立艳, 梁毅刚
2012, 25(1): 144-150.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24
摘要(1442) PDF 892KB(523)
摘要:
为了提高铁路货运量的预测精度及建模速度,将灰色预测模型(GM(1,1))、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自适应粒子群优化(APSO)算法相融合,建立了灰色自适应粒子群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GM-APSO-LSSVM)预测模型.通过灰色预测模型中的灰色序列算子,弱化原始数列随机性,挖掘数列中蕴含的规律,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计算简便、求解速度快、非线性映射能力强的特点进行预测,并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优化选择LSSVM参数.对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实例分析表明:用该模型得到的评价指标RMSE、MAE、MPE和Theil不等系数分别为0.062 8、0.052 3、0.016 2和0.010 7,均小于其它模型,预测性能好;用APSO算法搜索LSSVM最优参数的时间为55.656 s,比传统交叉验证法减少了10.462 s;2006~2009年的预测相对误差分别为0.39%、-1.67%、1.44%和4.75%,适用于铁路货运量的短期预测.
基于变权的多目标物流网络货流分配方法
周晓, 张锦, 张菲, 刘思婧
2012, 25(1): 151-157.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25
摘要(1307) PDF 703KB(556)
摘要:
为克服多目标物流网络货流分配问题中加权求和求解方法的主观片面性,在具有固定拓扑结构的物流网络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运输线路和物流节点能力为约束条件、以物流成本最小、最长单程运送时间最短以及网络使用率最高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物流网络货流分配优化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变权的模型求解方法:首先,构建了物流网络变权模型,通过状态变权函数实现变权操作,使变权结果不仅反映了决策者的主观偏好,而且与客观的目标状态值相关联;其次,根据物流网络变权模型计算基于优化目标变权综合的路径状态值,并进行最优路径选择和货流分配;最后,通过算例对优化模型及求解方法进行了验证.
空中高速路交通流的跟驰现象及流量模型
王莉莉, 张新瑜, 张兆宁
2012, 25(1): 158-162.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26
摘要(1514) PDF 575KB(792)
摘要:
为研究下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空中高速路的流量模型,针对连接远程、繁忙航线城市对的空中高速路具有航路单向、无交叉、有性能限制、高密度运行的特点,以下一代航空运输系统的运行规则为基础,基于跟驰理论,对单层航路建立了空中高速路交通流微观跟驰模型.通过对空中交通流量密度关系的分析,扩展出空中交通流的宏观流量模型,该模型可用于航路流量优化、安全分析和航路容量评估等.计算结果表明:由微观跟驰模型得出,运行于空中高速路上的航空器间隔越小、速度越快、后机反应强度越小,后机相对于前机的跟驰反应就越强烈;由宏观航路流量模型得出,飞机流中航空器间隔越小、起始速度越大,流量变化就越明显.
进离港航班容量及其影响因素
胡俊, 胡海波
2012, 25(1): 163-168.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27
摘要(1461) PDF 681KB(456)
摘要:
针对机场容量限制导致的航班延误问题,以最大航班流量为决策目标,建立了进离港航班容量模型.该 模型采用离散时间混合排队算法,对可能出现的冲突情况建立转移概率矩阵,并基于冲突因子优化模型性能,推 导出进离港容量的数学公式,设计出算法流程.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实际数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当进、离港 航班率分别为0.6和0.5、机场吞吐率为0.8时,模型预测的数据与实际航班信息的标准差分别为1.552和 1.436;当进港请求近似为泊松分布时,机场吞吐率越大,拒绝的航班请求数量越少,机场吞吐率与计划进离港容 量正相关.
微生物淋溶法去除污泥中的重金属
许友泽, 马超, 成应向, 王强强, 钟振宇
2012, 25(1): 169-174.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21.01.028
摘要(1062) PDF 794KB(396)
摘要:
为了降低污泥中毒性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培养基的pH 值、微生物的接种量、淋 溶的温度及循环淋溶时间对重金属去除效果的影响及最优条件下污泥中重金属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淋溶液的 pH 值随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逐渐降低,培养基最佳的pH 值为1.0,最佳微生物的接种量为15.0%,最佳淋溶 温度为30C,最佳循环淋溶时间为全天循环;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污泥中Cd、Mn、Cu、Pb和Zn的浸出率分别高 达88.0%、88.0%、69.0%、67.0%和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