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0258-2724
  • CN 51-1277/U
  • EI Compendex
  • Scopus 收录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2015年  第28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论文
水冷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温度控制策略
陈维荣, 李艳昆, 李岩, 赵兴强
2015, 28(3): 393-399.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01
摘要(1231)
摘要:
为了解决传统温度控制策略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电堆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强耦合性,避免在电堆电流大幅加载时电堆内部出现短时高温,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堆空气入口压力变化的改进温度控制策略.该策略以冷却水入口压力为调节目标,通过调节冷却水泵的转速控制冷却水流速,调节散热器风扇转速控制电堆冷却水入口温度.考虑电堆极板耐压的条件下,在自主搭建的多功能PEMFC测试平台上对传统控制策略与改进控制策略做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温度控制策略使冷却水入口温度最大超调量减小34.7%,冷却水出入口最大温度偏差减小17.8%,实现了较高的控制精度;电流从120 A降低到90 A时,调整时间最少缩短100 s,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满足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对温度控制的需求.
电气化列车车体内工频磁场环境测试分析与建模
朱峰, 刘光辉, 叶家全, 杜辉
2015, 28(3): 400-404.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02
摘要(1034)
摘要:
为了获取不同类型电气化列车车体内通过窗口的工频磁场透入量及其分布特性,根据高速列车、动车、普通列车车体内磁场测试数据以及GB/T 243382009《轨道交通电磁兼容》对磁场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结合电气化铁路供电及车体结构特点,建立了列车窗口工频磁场电磁感应模型,并将模型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车体内实测磁场分布与该模型的理论计算结果吻合,窗口透入工频磁场与牵引电流正相关;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之间的误差可控制在5%,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虚槽短距波绕组转子槽漏感的计算
王建良, 李进泽, 吴冰, 张奕黄
2015, 28(3): 405-409.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03
摘要:
为了计算虚槽短距转子绕组的槽漏感,依据虚槽短距波绕组结构原理,分析了一个相带绕组在发动机转子槽内的分布情况. 在此基础上应用导线间的自感及互感特性,采用微分算法研究了虚槽短距转子绕组槽内的漏磁链的分布,推导了虚槽奇数槽短距及虚槽偶数槽短距绕组的槽漏感计算方法.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虚槽结构的槽漏感无论是虚槽偶数短距还是虚槽奇数短距在其节距相近时漏感值接近;采用等效实槽的转子槽漏感为虚槽漏感的2倍.
单磁铁悬浮系统自激振动的稳定性分析及抑制
黎松奇, 张昆仑
2015, 28(3): 410-416.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04
摘要(1221)
摘要:
为了研究EMS型磁浮列车起浮后与轨道相互耦合发生的自激振动对车辆安全性、舒适性造成的影响,建立了单磁铁悬浮系统的车体-悬浮架-轨道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车-轨系统的稳定性及悬浮控制器和系统各主要参数对振动的影响,提出了系统各参数和稳定性关系的表达式,讨论了运用瞬时最优控制算法抑制车-轨自激振动的具体方法.数值仿真了在3组不同系统参数条件下瞬时最优控制对于自激振动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车辆结构、悬浮控制器、轨道各主要参数在车-轨自激振动中相互影响;当仿真系统起浮10 s时,悬浮气隙振幅分别减少了59%、62%、5%,轨道振幅分别减少48%、94%、73%,表明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初级级联直线感应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
马家庆, 周大进, 赵立峰, 张勇, 赵勇
2015, 28(3): 417-422.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05
摘要:
为了研究磁浮系统中的恒速驱动及适时速度调节性能,根据Maxwell方程及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以磁浮系统中的直线感应电动机为研究对象,在其推力与初级绕组中电流矢量关系的基础上,设计了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器,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验证控制器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当速度在小范围内受扰动时,控制器运用电流内环、电压外环控制方式自动调节整流器的直流母线电压,调节时间小于10 ms;当控制器接收到指令速度时,改变逆变器的频率,该频率改变电机同步速,达到调速的目的,调节时间小于50 ms,表明在工频小于3个周期时,满足磁浮系统的控制要求.
初始损伤对焊接节点疲劳性能的影响
揭志羽, 李亚东, 卫星
2015, 28(3): 423-427.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06
摘要(1173)
摘要:
为研究焊接节点的初始损伤对疲劳寿命和损伤演化的影响规律,从损伤力学角度引入了基于裂纹尺寸的损伤变量,介绍了两种常用的疲劳损伤演化模型:Chaboche模型和Lemaitre模型,并分别基于两种演化方程探讨了初始损伤对疲劳寿命和损伤变量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初始损伤疲劳寿命折减系数的概念. 以非承载角焊缝焊接节点为例得到了焊接节点在不同初始损伤情况下的疲劳寿命折减系数和疲劳损伤曲线.结果表明:当初始损伤分别小于0.055和0.002时,在Chaboche模型和Lemaitre模型中可以忽略其对疲劳寿命的影响,Lemaitre模型比Chaboche模型对初始损伤的影响更为敏感,推荐采用Chaboche模型来描述焊接节点的疲劳损伤演化.
芦山地震触发崩塌滑坡的优势方向与机理
段书苏, 姚令侃, 郭沉稳
2015, 28(3): 428-434.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07
摘要(1102)
摘要:
利用芦山地震强震记录、水系图和1 754个地震触发崩塌滑坡数据,对芦山地震触发崩塌滑坡的优势方向的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崩塌滑坡数的优势方向与研究区自然坡体的优势坡向;基于对抗性原理,确定了芦山震区新构造应力场方向;对崩塌滑坡确定性系数分区进行了分析.认为自然坡体的优势方向是决定崩塌滑坡方向的首要因素,但应考虑不对称地形造成的坡向分异现象;新构造应力场是崩塌滑坡方向的全局性影响因素,地震台站的最大累计加速度方向是其代表区域内崩塌滑坡方向的影响因素.对于盲断层型地震,上述三因素对地震触发崩塌滑坡方向的控制效应可能是具有普适性意义的规律.
类梯形山体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张迎宾, 余鹏程, 赵兴权
2015, 28(3): 435-441.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08
摘要(1050)
摘要:
为探讨地震作用对山体动力响应的影响,建立了双坡面为曲面的类梯形山体的剪切梁模型,给出了响应的理论解和梯形山体第1阶固有频率的简化表达式;计算获得了不同形状山体的最大相对位移、最大相对速度和最大绝对加速度,并将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梯形山体模型求解山体动力响应简单,而类梯形山体模型则能获得更精确的结果;山体动力响应在水平地震作用产生弯矩较小的情况下,理论解与有限元解接近;随泊松比增大,山体的第1阶固有频率略有增大;梯形和类梯形山体的最大相对位移、最大相对速度从底部到顶部逐渐增大,而最大绝对加速度则在山体约2/5高度处出现极小值.
不均匀地质条件下地震动目标定位方法
鲁志文, 董大伟, 华春蓉, 闫兵, 谢逍, 陈俊
2015, 28(3): 442-448.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09
摘要:
针对不均匀地质条件下地震动信号传播速度差异造成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通过将位置域的传播速度转换为时延域的等效传播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延-等效传播速度检索表的到达时间差(TDOA)目标定位方法.对等腰直角三角形传感器阵列的定位盲区进行了仿真分析,为消除定位盲区,提出了五元十字阵传感器布置方法;进行了场地试验,对运动车辆进行目标定位,对基于时延-等效传播速度检索表的TDOA定位方法与固定传播速度TDOA定位方法的定位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的定位效果远优于后者.
深水桥梁墩水耦合抗震分析方法
刘浪, 杨万理, 李乔
2015, 28(3): 449-453.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10
摘要(1049)
摘要:
为正确采用动水压力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深水桥梁墩水耦合计算方法结合法,即将Morison方程与计算流体力学相结合,分析深水桥梁墩水耦合抗震问题.ANSYS-CFX模型计算表明:结合法能较好地进行墩水耦合抗震分析;深水环境使墩顶最大弹性位移减小,最大刚体位移增大,结构整体变形增大;刚体运动附加动水力对桥墩起主要作用,但应同时考虑弹性振动引起的动水压力.
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冬季温度场试验
杨荣山, 万章博, 刘学毅, 张重王, 赵坪锐
2015, 28(3): 454-460.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11
摘要(1057)
摘要:
为探讨无砟轨道结构温度场分布,通过对成都地区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冬季温度场监测,分析了不同天气轨道结构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基于数理统计方法,提出了成都地区双块式轨道道床板冬季垂向温度荷载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道床板昼夜温度变化较大,支承层温度变化较小,道床板表面最大温差17.50 ℃,支承层底面最大温差0.35 ℃;随深度增大,温度变化幅值减小,道床板温度峰值滞后于气温峰值;轨道结构最大正温差出现在14:30左右,最大负温差出现在约08:00;道床板温度沿深度呈指数函数关系.
负载下CFRP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分析型模型
潘毅, 万里, 吴晓飞
2015, 28(3): 461-465.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12
摘要:
为研究负载水平对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混凝土柱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的影响,根据32个CFRP(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混凝土圆柱构件和16个CFRP约束混凝土方柱构件的试验结果,引入负载影响因子,对J G Teng提出的CFRP约束混凝土柱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分析了CFRP约束混凝土柱构件轴向-侧向应变关系,以J G Teng本构模型为主动约束关系,建立了负载下CFRP约束混凝土应力-应变分析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理论曲线与试验曲线接近,修正后的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与试验结果较吻合,圆柱构件的误差约10%,方柱构件的误差在15%左右.
砖砌体结构层数限值及构造柱设置改进
苏启旺, 许浒, 赵世春, 宋吉荣
2015, 28(3): 466-471.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13
摘要:
针对现行规范中砖砌体结构层数限值和构造柱设置未考虑楼层内墙体面积差异的问题,提出了楼层墙率指标,通过统计大量砖砌体房屋,分析了不同建造年代和类型砖砌体房屋楼层墙率,根据结构抗震评估理论及判别准则,分析了楼层墙率对层数限值和构造柱设置的影响,提出了不同性能目标下层数限值和构造柱设置建议.分析结果表明:为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在砌体结构承重方向,对设防烈度7度的7层房屋,装配式楼(屋)盖的楼层墙率应不小于5.5%,现浇楼屋盖的楼层墙率应不小于4.5%;对设防烈度8度的6层房屋,装配式楼(屋)盖楼层墙率应不小于6.5%,现浇楼屋盖的楼层墙率应不小于5.5%;对设防烈度9度的4层房屋,装配式楼(屋)盖的楼层墙率应不小于6.5%,现浇楼屋盖的楼层墙率应不小于5.5%.
基于小波变换的高速列车表面脉动压力提取
陈春俊, 何洪阳, 邵云龙
2015, 28(3): 472-477.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14
摘要(1064)
摘要:
高速列车表面压力测试过程中,为了克服微型压阻式气压传感器测试的脉动压力信噪比低的缺点,有效提取出脉动压力,建立了传感器输出模型;利用相关系数法确定分解层数,根据3原则计算分层阈值,提出一种小波变换阈值去噪方法.用该方法对CRH(China railway high-speed)某型动车组静态测试信号进行去噪处理;并进行200 km/h动车组表面压力测试信号脉动压力的提取,建立了脉动压力功率谱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出列车表面脉动压力,测点处脉动压力的幅值在20 Pa范围内时刻波动,频率主要集中在0~200 Hz;建立的脉动压力功率谱模型为列车减振和降噪提供理论指导.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安全与统一管控
李赛飞, 闫连山, 郭伟, 郭进, 陈建译, 潘炜, 方旭明
2015, 28(3): 478-484,503.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15
摘要(1474)
摘要:
为了保障我国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网络安全,从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整体架构出发,对系统所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了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集中监测系统和GSM-R无线通信系统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DN)的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网络安全统一管控方案,把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网络、信号安全数据网和集中监测网络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进行管控和隔离,实现了对网络流量的精细控制和统一管理,利用逻辑上统一的控制器实现全局的设备注册管理、安全通信访问控制和网络数据的追踪溯源,从而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减小了网络管理的复杂性.通过分析可知,本文所提出的架构具有逻辑集中管控、统一安全策略、网络可编程等特点,相对于分散管理的网络更适用于高铁信号系统专网的网络安全管理,可以解决我国高速铁路信号系统不同安全等级网络互联和复杂网络安全管控的问题.
一种新的GNSS相对定位解算模型
张熙, 黄丁发, 廖华, 冯威
2015, 28(3): 485-489.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16
摘要:
为克服传统模型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相对定位解算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解算模型.与传统的一阶泰勒展开式不同,该模型利用参考站坐标事先已知,可使最小二乘解算过程中系数矩阵保持不变,从而能够清晰地描述最小二乘解算的收敛过程,有利于定位结果的误差分析和提高模糊度函数法等坐标域搜索方法的效率.实验结果显示,新模型与传统的一阶泰勒展开式的定位精度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可以在相对定位解算中代替一阶泰勒展开式使用.
一种改进的SIFT图像立体匹配算法
李丹, 孙海涛, 王海莉
2015, 28(3): 490-496.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17
摘要(1454)
摘要:
针对SIFT算法复杂度高、计算时间长、影响立体匹配的实时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立体视觉特征点匹配算法该算法从两个方面对SIFT算法进行改进:首先利用24维特征描述符代替128维特征描述符,以降低计算复杂度;其次在图像对匹配过程中采用改进的BBF搜索算法,通过引入最小优先级队列的限制条件和匹配精度更高的马氏距离判断两幅图像特征点的匹配性.采用经典图像和未知的室外环境下拍摄的图像对本文算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每100个特征点检测时间为0.01 s,正确匹配率平均为89.65%,相对于原算法,提高了匹配的准确度,并降低了匹配时间.
基于改进AOE网络的低频浮动车数据地图匹配算法
沈敬伟, 周廷刚, 张弘弢
2015, 28(3): 497-503.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18
摘要(1082)
摘要:
由于低频浮动车数据时间间隔较长,现有地图匹配方法难以满足低频浮动车数据地图匹配的要求.综合考虑浮动车数据轨迹点之间的整体特性,在局部和全局地图匹配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AOE网络的低频浮动车数据地图匹配方法.首先,采用相交分析判断GPS点缓冲区和候选路段的关系,以获取候选路段和候选匹配点;其次,基于四叉树空间索引和Dijkstra算法,获取候选匹配点之间的最短路径;第三,设计了一种改进AOE网络,提出了基于改进AOE网络的最短可达路径算法,以获取最终的地图匹配点;最后,对改进AOE网络的地图匹配算法进行评价,并通过实验分析了算法的时间效率和正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AOE网络的地图匹配算法正确率为95.3%,程序执行总时间为96.8 s. 其正确率分别比点到线的局部地图匹配方法和基于弱Frchet距离的全局地图匹配方法的正确率高13.6%和2.8%.
车载信息对驾驶人眨眼特性及负荷的影响规律
朱彤, 吴玲, 路巧珍
2015, 28(3): 504-510.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19
摘要(1303)
摘要:
为研究车载信息对驾驶人负荷的影响,进行了实车道路实验.实验中,将车载设备安装在3处不同位置,采集驾驶人眨眼时间与频率数据,采用图像路径信息发布或图像、声音路径信息同时发布方式,研究驾驶人的眨眼特性,并对比驾驶人是否使用车载导航状态下眨眼时间与频率分布规律差异.实验数据显示,将眨眼持续时间为0~200 ms的眨眼数据以10 ms为间距展开时,驾驶人眨眼次数分布曲线出现了明显的双峰特征;未使用车载导航时,眨眼持续时间在50~60 ms的峰值低于10~20 ms的峰值,使用车载导航时反之;不同导航安装位置条件下,中、长眨眼差异不显著,而短眨眼具有显著差异;无语音提示下的眨眼次数双峰均大于有语音提示时,短眨眼明显增大,中眨眼也相对较大,长眨眼几乎不变.上述结果表明:使用车载导航情况下驾驶人的工作负荷更大,导航安装在置物台上时,驾驶人工作负荷最小;使用车载导航语音提示,可减小驾驶人的工作负荷.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时变信号压缩技术
郭亮, 高宏力, 黄海凤, 张筱辰
2015, 28(3): 511-516.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20
摘要(1068)
摘要:
机械设备在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中,为实现采集数据的远程传输和实时处理,需对数据进行压缩和滤波处理.通过分析机械振动信号时变性的特点,以压缩感知理论为基础,构造了满足受限等距性质(restricted isometric property, RIP)的稀疏变换矩阵和压缩感知矩阵;提出了基于压缩感知的时变信号压缩算法,并利用Lasso算法对压缩信号进行稀疏重构,恢复原始信号.采用不同类型的时变仿真信号和实测信号进行实验,对比了提出算法与现有算法的压缩与去噪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有更好的压缩去噪效果,当压缩比为40%时,能量保持率达到了95%以上,能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基于语义相似度的话题关联检测方法
翟东海, 崔静静, 聂洪玉, 杜佳
2015, 28(3): 517-522.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21
摘要:
为有效识别任意两篇报道的相似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相似度的话题关联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计算特征词之间的相对熵作为两篇报道中特征词之间的语义相似度;其次,通过计算平均语义相似度获得特征词和报道之间的关联度;最后,结合特征词在语料库中的TF-I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权重计算两篇报道之间的关联度,实现报道之间的关联度检测.本文提出的方法与现有的向量空间模型方法和仅依赖于平均点互信息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并通过TDT4中文语料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基于语义相似度的关联检测方法能够更好地利用文本的语境信息,提高了现有检测系统的性能,其最小DET(detection error tradeoff)代价降低了3%.
汽油替代物辛烷值预测与组分比例确定模型
郑朝蕾, 覃炎忻
2015, 28(3): 523-528,549.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22
摘要:
基于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建立了用于预测甲苯掺比燃料(toluene reference fuel, TRF)替代汽油燃料的辛烷值和确定其组分比例的数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的一阶模型(first order model, FOM)、二阶模型(second order model, SOM)和三阶模型(third order model, TOM)预测TRF辛烷值和确定TRF组分比例.结果表明:在已知组分比例下,用FOM模型和TOM模型在预测对应TRF法辛烷值和马达法辛烷值时,预测结果远优于FOM模型;在已知TRF法辛烷值和马达法辛烷值条件下, TOM模型预测TRF构成比例的相对误差在8%以内,优于SOM模型,表明基于RSM建立的TOM模型能够准确的预测TRF燃料辛烷值和确定TRF燃料的构成比例.
路内停车对非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影响
叶晓飞, 邓社军, 陈峻, 郑竟恒
2015, 28(3): 529-535.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23
摘要(1106)
摘要:
为给非机动车道路内停车泊位的优化设置提供理论依据,运用交通冲突分析技术,研究了有机非隔离带的路内停车对非机动车通行的影响,构建了路内停车影响下的基本通行能力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影响通行能力的因素非机动车道有效宽度、交通构成和时间障碍率,计算出相应的基本通行能力修正系数,得到路内停车影响下的实际通行能力模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路内停车使非机动车道实际通行能力降低了14.04%;通行能力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的误差为4.56%;距离隔离带开口近的泊位比较远泊位对非机动车的影响小.
基于改进TOPSIS法的舰船通道人机效能
廖全蜜, 黄胜, 王宇, 李想
2015, 28(3): 536-542.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24
摘要:
为解决舰船初步设计阶段通道设计依据理论缺乏的问题,针对通道设计与舰员操作相互影响的特点,构建了基于人因工程的舰船通达性评估指标体系,将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与灰色关联度法相结合,改进了TOPSIS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考虑通达性与舰体空间资源的通道人机效能评估方法,对4种通道方案的通达性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了舰员100、150、200人3种人员配置下单、双通道方案的人机效能.实例仿真结果表明:舰员由150人增至200人时,单通道方案的人机效能优势开始明显下降,双通道方案的优势逐渐显现;根据舰员数量进行通道方案仿真评估,可达到通达性与空间资源利用率同时最优,获得较高的人机效能.
基于Martins算法的联合运输最优路径规划
林枫
2015, 28(3): 543-549.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25
摘要(1027)
摘要:
为了快速高效地找出最优的联运路径,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时间窗约束,建立了具有多目标、多运输方式、多货种的路径选择改进模型,并设计了2层搜索算法求解该模型.第1层在已知每条路径标签的基础上,根据时间窗删除规则并利用改进的Martins算法,计算出有效路径集;第2层将第1层的有效解作为其初始解,删除不满足货物运输总时间、中转次数和运输方式容量3个限制条件的路径,得到最优路径集合.根据货主的需求,采用序数偏好方法,组合不同的费用权重和时间权重得到综合权重值,找出对应最大综合权重值的最优路径.实例分析表明:相比已有的标签算法,改进算法增加了运算方式容量限制条件,缩小了解空间,避免了生成无效路径;相比拉格朗日松弛算法只能求得解的上下限,本文算法能够求得精确解,耗时在30 s以内,计算时间减少75%.
业务模型驱动的应急物流本体知识表示及应用
张立, 王茜竹, 宁亚辉, 姜大立
2015, 28(3): 550-556.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26
摘要:
为解决应急物流智能协作面临的异构信息融合与知识管理难题,以有效知识应用为目标,利用业务模型与本体模型对组成构件上的相关性进行映射,并根据系统控制与实体行为约束所需的业务推理规则,设计了3种模块之间的关系与四阶段转换步骤,形成了业务模型驱动的本体表示方法.以该方法为基础,结合应急物流领域需求,建立了由概念集合、概念属性、语义约束、推理规则等要素组成的应急物流本体模型.通过应急配送路径选择案例,自动推理得到可替代邻近点以完成配送路径求解.结果表明,应急物流本体模型及其应用实现了异构信息的本体融合,消除了以关键词匹配为基础的常规检索失效现象,满足了最小路径算法的执行条件,为应急物流决策模型及算法应用提供了知识层面的支持.
基于博弈分析的支线航空合作动因
王琨, 朱金福, 朱星辉
2015, 28(3): 557-561.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27
摘要:
针对支线航空因运输规模小、运营成本高导致独立运营盈利水平低的问题,运用BERTRAND博弈模型,从市场博弈的角度分析了支线航线与干线进行合作对其运营效果的影响.将支线航线分为枢纽辐射型和点对点型2种类型,根据支线至最终目的地仅有通过枢纽中转的航班和中转与直达航班并存这两种支线运营的市场情况,分别建立了支线、干线合作与不合作情况的市场结构模型,对比分析了各种市场结构达到均衡时的共同利润.研究结果表明,在2种市场情况下,支线与干线合作市场结构的共同利润均高于不合作时的共同利润,并通过算例分析进行了验证.
考虑周期性波动因素的中长期空中交通流量预测
陈丹, 胡明华, 张洪海, 尹嘉男
2015, 28(3): 562-568.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5.03.028
摘要(1131)
摘要:
为准确把握空域单元交通流量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波动规律,综合考虑气候、季节、交通需求等因素,通过分析中长期历史流量数据,在线性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周期性波动因素的空中交通流量动态线性改进模型,采用贝叶斯状态估计和预测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提出了一种根据空域单元流量时序数据预测中长期流量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方法.利用国内典型空域单元实际流量数据,对比分析了上述两种模型的预测性能.实例研究表明:与线性增长模型的预测结果相比,本文模型的流量预测结果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反映了流量周期性波动特点,年流量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从3.14%下降到了1.71%,预测误差的标准差从2.01%下降到了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