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0258-2724
  • CN 51-1277/U
  • EI Compendex
  • Scopus 收录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2006年  第19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高端视点
海运集装箱运输路径选择
武振业, 宋天生, 赵柯
2006, 19(3): 269-272.
摘要(1481)
摘要:
基于海运集装箱运输问题特性的分析,建立了需求不确定的海运集装箱路径随机规划模型.该模型以集装箱运输过程中利润最大为目标函数,主要约束包括航段容量和装载质量限制、重箱和空箱需求(重箱需求为随机变量).应用机会约束规划方法求解模型.通过数值仿真,证明了模型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运力以及各起讫对运价是影响集装箱的路径选择的关键因素,而某一单一起讫对运价的变化对集装箱路径选择的影响不大.
机车周转图编制的自适应遗传算法
何奉道, 梁向阳, 何冬昀
2006, 19(3): 273-278.
摘要(1650)
摘要:
建立了成对与不成对列车运行图的机车周转图的数学模型和相应的机车最优配置的遗传算法.用单段映射交叉和基于知识的变异方法以及交叉概率,变异概率随个体优劣程度自适应调整策略,提高了局部搜索能力以及收敛和优化性能.以某区段实际运行图为例,用本文方法使机车总消耗时间和需要的机车数分别减少约5.7%和7.7%;用文献中的实例数据计算,与原方法相比,减少了机车总消耗时间.
大气湍流对飞机颠簸的影响
王永忠
2006, 19(3): 279-283.
摘要(1473)
摘要:
利用具有6个自由度的飞机的运动方程,研究了大气湍流对飞机垂直过负荷的影响,推导了飞机在湍流大气中过负荷的传递函数,并分析了飞机对非定常湍流的反应.研究表明,在亚音速下,飞机飞行速度增大,飞机颠簸增强;在同样的气象条件和大气湍流强度下,小型飞机的颠簸比大型机剧烈.
绿色交通原则指导下的城市轨道网规划综合评价
杜胜品, 熊玲, 丁卫东
2006, 19(3): 284-289.
摘要(1699)
摘要:
为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中选取最佳方案,根据绿色交通原则,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合成权重的优化算法,进而用信息熵技术和已知方案的信息修正合成权重,用基于理想解的排序方法评选出最优方案.以某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为例说明了综合评价决策方法的应用过程,所得结果与专家评审意见一致.
带回送和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的模型及算法
尹传忠, 卜雷, 蒲云, 赵宜
2006, 19(3): 290-295.
摘要(1604)
摘要:
在分析具有回送运输和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该问题的优化数学模型,并通过设置与发货点距离为零的虚拟集货点使问题简化.在此基础上,构造了求解问题的改进遗传算法.在算法中,结合问题的特点设计了确保个体编码有效性的OX交叉算子,并采用基于Metropolis判别准则的复制算子,确保个体多样性和避免算法过早收敛.算例表明算法有效可行.
制造企业物流外包决策的临界效应
帅斌, 孙朝苑
2006, 19(3): 296-299.
摘要(1357)
摘要:
分析了在制造企业的物流外包过程中存在的临界点和临界效应.在临界点前后,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急剧增加或减少,出现物流外包的临界效应.用系统论中的“白箱”模型描述物流外包决策的临界效应.投入要素包括物流外包总成本、制造企业所能提供的物流服务水平以及内部的物流管理能力.外包总成本按外包比例确定,服务水平分解为供应比率、按时配送能力和灵活性指数,内部物流管理能力用德尔菲法确定。产出要素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确定投入产出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用邹氏检验法确定并验证临界点.
溢出效应与集群企业创新时间的选择
贾明江, 林祥
2006, 19(3): 300-304.
摘要(1227)
摘要:
为考察溢出效应对产业集群企业创新时间的影响,将溢出效应系数引入创新时间和投入之间的线性函数以及创新成功时间的概率函数中,建立了集群企业创新期望净收益函数.将该收益函数对创新时间和溢出效应系数变量求出二阶偏导数以建立最优创新时间和溢出效应系数之间的一阶导数关系.对一阶导数符号的分析显示,当竞争企业数量较大时,无论创新类型、资金成本、研发风险参数如何变化,最优创新时间都随技术溢出效应的增强而缩短.
功率四边形、电流四边形和导纳四边形及应用
曹玉泉, 白丽丽, 李梦达, 颜伟中
2006, 19(3): 305-309.
摘要(1386)
摘要:
为解决功率三角形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例如求含谐波电流的非正弦电路的电气参数问题,根据电工理论提出了由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和畸变功率N构成的功率四边形.功率四边形也可看成是由基波功率三角形和谐波功率三角形组成的.由功率四边形进一步确立了非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流四边形和导纳四边形,以及它们和功率四边形的相似关系.以现场实测数据为例,利用四边形理论计算了非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畸变功率、谐波畸变角、总谐波电流、畸变导纳、谐波导纳等参数.
电源管理芯片低压低功耗过热保护电路
刘振丰, 冯全源
2006, 19(3): 310-313.
摘要(1429)
摘要:
利用晶体管PN结的导通电压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其变化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特性,设计了集成于电源管理芯片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实现了过热保护,并通过反馈延迟重新接通电源,避免了在过热温度点的热振荡.采用0.6μm BiCMOS工艺参数,对电路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的功耗低(静态电流约0.5μA);在电源电压为2.5~5.0 V,关断温度设置为150℃时,关断温度误差±1.00℃;重新接通电源的迟滞温度设置为135℃时,实际接通电源时的温度误差±0.01℃.
基于椭圆曲线含有效期的离线电子现金系统
鲁荣波, 苏杭丽, 何大可, 缪祥华
2006, 19(3): 314-318.
摘要(1752)
摘要:
为防止电子现金重复花费和数据库记录无限制的膨胀问题,改进了现有的利用椭圆曲线密码系统构造的离线电子现金系统.改进的系统利用了椭圆曲线良好的密码特性,并采用零知识证明方法.在取款协议中采用基于椭圆曲线的部分盲签名方案,使电子现金包含由银行颁布的有效期,超过有效期的电子现金历史记录将被清除,这样减少了通信量和计算量,提高了执行效率.在支付协议中采用并行的椭圆曲线零知识证明,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零相关区序列的交织构造
王龙业, 唐小虎
2006, 19(3): 319-323,340.
摘要(1259)
摘要:
用交织方法研究ZCZ序列集合的构造,提出了基于交织技术的ZCZ序列构造的新方法.对于给定的周期为L的最佳自相关序列a和正交矩阵HN,首先选择合适的移位序列,对序列a进行交织得到(L,N)-交织序列b;再用正交矩阵HN将交织序列b扩展为新的序列集,则该序列集就是所构造的ZCZ序列集.用该方法可以构造达到或接近理论界的具有大的零相关区的ZCZ序列集,并统一了三元、四相和多相ZCZ序列集构造方法.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模型结构选择与知识发现
曾传华, 徐扬, 杜亚军, 谢维成
2006, 19(3): 324-328.
摘要(1554)
摘要:
为了合理选择决策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获取模型选择知识并利用获取的知识选择模型的方法.通过随机设定模型参数,得到备选模型的属性值为连续值的决策表;通过设定误差范围,获得决策表中对象之间的关系;利用该关系和粗糙集理论,对决策表进行属性约简,获得决策规则;按该决策规则进行推理,实现智能决策的模型选择.实例表明,该算法是可行的.
二分类数据的分类结果可视化算法
王晓红, 王晓茹, 李群湛
2006, 19(3): 329-334.
摘要(1558)
摘要:
针对在某些应用领域对二分类数据分类结果可视化的需求,以及现有无监督可视化算法无法提供分类结果的相关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二分类数据分类结果可视化算法———支持向量可视化(SVV).该算法是在无监督的自组织神经网络(SOM)的可视化功能的基础上,结合监督学习的支持向量机(SVM)的二分类算法,得到能够直观地显示高维数据、二分类数据分类边界以及数据与分类边界距离的二维映射图,提高了分类结果的可解释性.以SOM可视化算法以及Sammon算法为参照,用2组可分性不同的样本集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基于ART半监督在线学习的文档分类
徐敏, 张丽萍, 朱梧檟
2006, 19(3): 335-340.
摘要(1450)
摘要:
根据自适应谐振理论提出了半监督学习自适应谐振理论系统.在该系统中取消了一般半监督学习算法中假定已知数据概率分布的条件限制,利用自适应谐振理论的稳定性和可塑性,使其具有非常强的学习新模式和纠正错误能力.为了提高系统自适应性能力,将警戒参数设置为动态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半监督学习自适应谐振理论系统的性能优于判别式CEM算法,特别是在含有噪音和新模式数据情况下,其优势更为明显.
最大乘积型Fuzzy上下文无关文法与下推自动机
谢跃美, 田莉萍, 万会芳
2006, 19(3): 341-343.
摘要(1255)
摘要:
为了扩大现有研究的应用范围,基于最大乘积型Fuzzy文法与自动机引入了最大乘积型Fuzzy下推自动机的概念,并讨论了最大乘积型Fuzzy上下文无关文法与最大乘积型Fuzzy下推自动机的关系.研究表明,当且仅当最大乘积型Fuzzy上下文无关文法产生的语言集能被最大乘积型Fuzzy下推自动机接受时,能达到自动识别最大乘积Fuzzy上下文无关语言的目的.
测边后方交会精度研究及其应用
周西振, 尹任祥
2006, 19(3): 344-348.
摘要(1250)
摘要:
结合苏通大桥加密点测量,就两点测边后方交会的坐标计算和精度等进行了分析,并对2点的构形情况进行了探讨.此外,用严密平差程序对3点及以上测边后方交会进行了多组合计算.结果表明,3点及以上测边后方交会平差后的点位中误差和坐标比两点测边后方交会精度高.研究成果已应用于苏通大桥加密点测量,其正确性得到了证明.
高墩大跨连续梁铁路桥动力试验
施洲, 夏招广, 葛玉梅
2006, 19(3): 349-354.
摘要(1604)
摘要:
为检验桥跨结构的实际动力性能,对主跨100 m,墩高99 m的松头江连续梁铁路桥进行了全桥动力试验,测试其自振特性以及列车以不同速度通过桥跨和在桥上制动时桥跨结构的动力响应.将实测结果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二者基本相符.结果表明,该桥具有良好的竖向刚度、横向刚度和结构强度;列车在桥上运行时对桥跨结构有一定的冲击作用,而列车行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舒适度.
斜拉索非线性振动的奇异摄动解法
冉志红, 李乔
2006, 19(3): 355-359.
摘要(1652)
摘要:
为解决目前斜拉索振动计算的困难,建立了考虑垂度和斜度的斜拉索振动微分方程.用微分方程的奇异摄动解法,导出了频率和振型函数的解析计算式,从而可广泛用于斜拉索的参数识别、索力测试和修正等.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用奇异摄动解法导出的公式计算简便,计算误差在0.5%以内.
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占玉林, 赵人达, 毛学明, 牟廷敏, 范碧琨
2006, 19(3): 360-365.
摘要(1500)
摘要:
为了考察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的整体工作性能,对1块简支钢-混凝土组合桥面板进行了试验,探讨了开孔钢板型剪力连接件的工作性能和混凝土中添加钢纤维的增强作用.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引入混凝土和钢材的本构关系,并考虑钢纤维和贯通钢筋的影响,对试验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界面滑移出现在破坏阶段,说明此种剪力连接件能保证桥面板的整体工作性能.
既有钢筋混凝土拱桥耐久性的模糊综合评估
李贞新, 郭丰哲, 钱永久
2006, 19(3): 366-370.
摘要(1666)
摘要:
考虑到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运用模糊数学,对既有钢筋混凝土拱桥耐久性的合理评估进行了探讨.将钢筋混凝土拱桥分为构件和结构2个层次,并建立相应的隶属函数,从而得到既有钢筋混凝土拱桥耐久性的评估模型;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某钢筋混凝土拱桥的耐久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估具有较好的工程实用性.
轨道横梁与整体节点连接的疲劳试验
李俊, 李小珍, 任伟平, 强士中
2006, 19(3): 371-375.
摘要(1722)
摘要:
对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轨道横梁与整体节点的连结构造细节进行了足尺模型疲劳试验.通过有限元分析,选定了试验节点,确定疲劳荷载上限为660kN,下限为50kN.试验实测应力幅为31.33MPa,加载200万次后,试验模型未出现裂纹.试验结果表明,该桥轨道横梁与整体节点的连接构造细节在其使用寿命期间内不会发生疲劳开裂,疲劳强度满足要求.
重叠隧道结构内力演变的三维弹塑性数值模拟
郑余朝, 仇文革
2006, 19(3): 376-380.
摘要(1568)
摘要:
为了探讨重叠隧道近接施工引起的结构内力演变规律,以深圳地铁老街—大剧院区间重叠隧道为背景,进行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考虑了“先上洞,后下洞”和“先下洞,后上洞”2种施工顺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后施工隧道的掘进,先施工隧道的环向内力发生偏转,产生纵向内力,并呈现明显的波动性以及受开挖影响的局域性和临时性;后施工隧道的纵向影响范围,在Ⅲ级围岩中约为3倍洞径,在Ⅴ级围岩中约为5倍洞径.
基于谱载荷的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强度
米彩盈, 李芾
2006, 19(3): 381-385.
摘要(1734)
摘要:
为了有效地预测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强度或寿命,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验谱载荷的疲劳强度预测方法.这种方法是用雨流计数法对UIC515-4和UIC615-4规定的构架疲劳强度试验载荷和载荷循环次数进行分级,用有限元法确定构架在每级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将多轴应力转化为单轴应力,根据Palmgren-M 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计算构架的等效应力,利用S-N疲劳曲线预测构架的疲劳强度或寿命.算例表明,采用该预测方法计算的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强度与现有文献的结果一致.
线性中立型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判据
张克跃, 杨苏勤
2006, 19(3): 386-390.
摘要(1544)
摘要:
用基于频域的特征方程方法研究线性中立型时滞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利用与系统的状态、时滞及微分项有关的系数矩阵的结构特征,推导了与时滞无关的代数稳定性判据.与已有结果比较,新判据减弱了对系数矩阵的限制,扩大了稳定参数域.用新判据确定了算例的渐近稳定性,而对此算例原有判据已不适用.
室温下不锈钢的多轴时相关循环变形行为
史智, 高庆, 康国政, 孙亚芳
2006, 19(3): 391-395.
摘要(1351)
摘要:
对1Cr18Ni9不锈钢在室温下的非比例多轴时相关循环应变特征和棘轮行为进行了试验研究,以考察应变率、应力率和加载路径对其循环变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Cr18Ni9不锈钢的循环应变行为和棘轮行为对应变率、应力率很敏感,具有时相关特点:在多轴应变循环下,其最大等效应力随应变率增大而增大;在棘轮试验中,其轴向棘轮应变则随着应力率减小而增大.此外,加载路径对1Cr18Ni9不锈钢的循环粘塑性变形行为也有较大影响:多轴应变循环下,在所采用的直线、菱形和圆形3种加载路径中,圆形路径引起的非比例附加硬化程度最高,其次是菱形路径.然而,试验发现,在多轴棘轮试验中,圆形路径产生的棘轮应变高于菱形路径.
两自由度机械手周期运动的倍周期分岔
郑小武
2006, 19(3): 396-399.
摘要(1436)
摘要:
为了研究两自由度机械手系统的动力学稳定性,基于拉格朗日方程给出了它的运动微分方程,并用扰动理论确定系统周期运动具有周期系数的扰动微分方程;根据Floquet理论对该系统扰动微分方程的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平衡点失稳后的倍周期分岔过程.研究表明,随系统参数的改变,当系统特征矩阵有特征值-1时,系统将发生倍周期分岔.
3个二次曲面沿平面截口的光滑拼接
于凯, 薛长虹
2006, 19(3): 400-403.
摘要(1128)
摘要:
为了扩大现有曲面拼接计算方法的应用范围,在不考虑二次控制曲面存在条件的情况下,将3个二次曲面沿平面接口的拼接曲面的存在性转化为求相应的齐次线性方程组非零解的存在性问题.给出了三次和四次拼接曲面存在的条件,即它们的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的秩分别小于24和60,证明了五次拼接曲面一定存在,并且给出了拼接曲面的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