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0258-2724
  • CN 51-1277/U
  • EI Compendex
  • Scopus 收录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2011年  第24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论著
超弹性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循环 变形行为的研究进展
康国政
2011, 24(3): 355-364.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01
摘要:
首先对近20年来在超弹性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循环变形行为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和 评价,总结了超弹性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在应变控制和应力控制循环加载下的单轴循环变形特征,重点阐述了该 合金在单轴循环变形过程中一些重要力学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残余变形的发展和相变棘轮行为特征;然后,结 合循环变形实验研究成果,在宏观唯象模型的框架下,介绍了近年来建立的3种典型的、超弹性镍钛形状记忆合 金的循环本构模型,并评述了3种模型的预言能力;最后,讨论了已有研究在超弹性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热灢机械 耦合、非比例多轴循环变形行为以及循环变形微观机理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为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出 了一些建议.
带肋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细观数值模拟
王海龙, 李朝红, 徐光兴
2011, 24(3): 365-372.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02
摘要:
为研究带肋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破坏机理,揭示钢筋肋外形对粘结性能的影响,建立了钢筋混凝 土的三维细观数值模型.该模型基于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在混凝土细观模型的基础上加入钢筋,通过界面 单元细分和材料属性判别生成各细观相单元.分别建立了月牙肋钢筋和螺纹钢筋拉拔试件模型,模拟拉拔试验 中粘结的破坏过程,分析了混凝土损伤破坏区域的分布和钢筋肋纹处的应力状态.结果表明,月牙肋钢筋与混凝 土的粘结强度略低于螺纹钢筋,但破坏时其肋间混凝土的应力集中现象缓和,损伤程度较轻;数值模拟的粘结应 力和钢筋滑移量与试验结果吻合,说明所建立的模型可用于模拟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
苏巴什东寺佛塔的地震动力响应
谌文武, 李鹏飞, 梁涛, 张宇翔, 张景科
2011, 24(3): 373-378.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03
摘要(1425) PDF 970KB(591)
摘要:
为更好地保护土遗址,用FLAC3D软件对苏巴什佛寺东寺佛塔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包括佛塔位移、应 力以及地震波的加速度放大系数和傅立叶谱.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该佛塔产生了一定永久位移,佛塔 内部产生了拉应力集中;地面以下地震加速度存在弱化现象,地面以上地震加速度存在放大现象,地震加速度放 大系数随距地表高度的增大而增大,佛塔顶端达2.5;地基土体对高频波具有滤波作用,佛塔顶端低频波存在放 大现象,对高频波也有滤波作用.
非均匀收缩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长期变形的影响
张运涛, 孟少平, 刘安中
2011, 24(3): 379-384.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04
摘要(1320) PDF 683KB(464)
摘要:
为了充分考虑非均匀收缩对大跨径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长期变形的影响,基于平截面假定,导出了等效 收缩应变的计算公式.采用杆系有限元程序,对苏通大桥连续刚构由于截面非均匀收缩引起的长期变形进行了 计算,并用降温法模拟等效收缩应变.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截面非均匀收缩后,苏通大桥连续刚构主梁跨中的长 期挠度比传统的不考虑非均匀收缩的方法增大6.0cm,其中由于顶底板厚度差异引起的长期挠度达5.5cm,截 面配筋差异引起的长期挠度为0.5cm;对于大跨径混凝土箱梁桥,桥梁预拱度设置时应考虑截面非均匀收缩对 挠曲变形的影响.
南广高速铁路郁江大桥车桥耦合振动仿真分析
崔圣爱, 单德山, 祝兵
2011, 24(3): 385-390.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05
摘要(2070) PDF 863KB(914)
摘要:
为探讨列车高速通过大跨度双塔钢桁斜拉桥时的耦合振动效应,为同类桥梁的设计提供参考,以南 宁广州高速铁路郁江大桥(大跨度钢桁斜拉桥)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车桥系统耦合振动仿真模型.采用有限元 软件ANSYS建立斜拉桥的动力分析模型,计算其自振特性;采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 建立德国 ICE3列车的空间动力学模型;采用SIMPACK与ANSYS相结合的联合仿真方法,计算不同运行速度时车桥系 统的空间耦合振动响应.结果表明:当列车分别以250,270,290和300km/h的速度通过该桥时,其运行安全性 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动车和拖车的Sperling舒适性指标均小于2.5;该桥梁的最大竖向挠跨比为1/1843,最大 横向挠跨比为1/83000,最大竖向和横向加速度分别为0.386和0.107m/s2,冲击系数最大值为1.200,表明该 桥梁具有足够的刚度,振动状态良好.
悬索桥CFRP主缆与鞍座间摩擦性能试验研究
侯苏伟, 诸葛萍, 强士中
2011, 24(3): 391-397.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06
摘要:
为探讨悬索桥CFRP(碳纤维增强塑料)主缆在鞍座处的摩擦学性能,对CFRP主缆与鞍座的接触几何 关系、摩擦接触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摩擦因数的相关计算公式,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据此设计 不同参数进行了静力试验.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CFRP主缆与鞍座间的摩擦因数对鞍槽表面粗糙度、 CFRP丝种类较敏感,受平均径向接触压力的影响较小;热挤成型的微压纹CFRP主缆与鞍座间的摩擦因数受 磨屑膜的影响较小,摩擦学性能较优,冷拉成型的光圆CFRP主缆与鞍座间的摩擦因数随磨屑膜的出现而降低; 微压纹、光圆CFRP主缆与鞍座间的摩擦因数分别约为0.5和0.3,抗滑移性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受电弓等效模型参数识别及动态性能测试
周宁, 张卫华, 王冬
2011, 24(3): 398-403.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07
摘要(1690) PDF 840KB(764)
摘要:
为了得到合理的受电弓等效模型和参数,将受电弓结构等效为2质量块和3质量块模型,通过实验方 法,对其质量、刚度和阻尼进行识别,得到了不同等效模型的力学参数.基于测得的等效参数建立受电弓数学模 型,进行弓网动力学仿真计算,并将计算得到的接触力结果与利用弓网混合模拟试验台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对 比.结果表明:对于2质量块和3质量块模型,最大和最小接触力的最大偏差分别为36.95、20.84N 和23.97、 12.02N,该测试方法可以用于受电弓等效模型参数的辨识.
侧风环境下列车高速通过站台的流固耦合振动
崔涛, 张卫华
2011, 24(3): 404-408.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08
摘要:
为了考察侧风环境下列车能否临靠站台高速安全通过,采用列车空气动力学和列车系统动力学相结合 的方法,通过侧风与列车的流固振动分析获得列车姿态的变化;考虑侧风作用下,列车的姿态变化和轨道几何不 平顺的影响,分析了侧风环境下,列车临靠站台高速通过时的气动响应.计算结果表明,与无风环境尾车易与站 台碰撞不同,在6m/s侧风环境下,当列车以350km/h的速度临靠站台通过时,车头前端是离站台最近的位 置.
舰载直升机甲板牵引系统运动稳定性分析
周丽杰, 王能建, 张德福
2011, 24(3): 409-414.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09
摘要(1517) PDF 680KB(621)
摘要:
为了研究舰船上直升机牵引系统的动力学性能,分析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建立了运动甲板上牵 引系统力学模型,分析了船体横摇、纵摇和垂荡3个自由度的耦合运动对直升机牵引系统产生的惯性力、轮胎垂 直载荷对轮胎侧偏刚度的影响.在此模型基础上,推导了具有周期系数的四自由度扰动方程,运用Floquet理论 分析直升机牵引系统运动稳定性.结果表明:2级以上海况下,牵引系统的临界速度与陆地上相比大幅度降低, 最小降幅为70%;随着直升机与牵引车质量比的减少和牵引车后轮侧偏刚度的增大,牵引系统的稳定性提高.
压电陶瓷驱动微小型机器人的运动分析与仿真
杜启亮, 张勤, 田联房
2011, 24(3): 415-421.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10
摘要(1037) PDF 977KB(472)
摘要:
为满足桌面工厂对机器人在平面内大行程、高精度和全方位运动的要求,研制了一种压电陶瓷驱动的 微小型机器人.该机器人采用stick灢and灢slip运动原理,通过压电陶瓷和电磁铁的配合动作,在铁磁性工作表面上 实现了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和原地旋转运动.在假设平行配置的压电陶瓷驱动器在每一步的运动过程中保持 平行基础上,分析了一步运动中机器人的4个支撑脚的坐标变化情况,进而推导出在该条件下反映机器人位姿 变化的运动学差分模型.计算结果显示,机器人直线运动最大步长为0.0420mm,旋转运动最大偏转角度为 0.185曘/步.通过开环轨迹控制、点灢点位姿控制和路径跟踪闭环控制实验,验证了机器人应用于桌面工厂时的可 行性.
新型四管自立式钢烟囱风荷载研究
于昆龙, 王卫华, 黄汉杰, 范振中
2011, 24(3): 421-426.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11
摘要(1649) PDF 826KB(574)
摘要:
为了解烟囱风荷载的分布特性,将风洞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对高240m 新型四管自立式钢烟囱的 风荷载进行研究.采用大尺度刚性物理模型,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的8m暳6m 风洞工业试验段边界层流场中,完成大尺度刚性模型表面压力测量风洞试验.试验获得了结构风压及体型系数 分布基本规律,依据我国规范的惯性风荷载法及国外的阵风荷载因子法,计算了等效风荷载及风振系数.结果表 明,结构各柱体剖面压力系数沿高度分布规律近似,但柱体间相互干扰效应明显,在风向角为60曘时,整体体型系 数最大,最大值为0.663,顺风向等效风荷载与平均风荷载相当.
基于移动智能体的空间信息共享服务设计与实现
朱军, 胡亚, 曹云刚, 郭方桃
2011, 24(3): 427-433.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12
摘要:
为提高分布、异构、动态网络环境下的空间数据协作效率,引入移动智能体计算技术构建空间信息共享 服务.通过分析移动智能体技术的特点及应用于空间信息服务的优势,构建了基于四层体系的空间信息服务框 架,设计了基于移动智能体技术的服务系统功能结构,并建立了移动智能体计算动态控制模型.最后,以堰塞湖 溃决风险评估的分布式协同服务系统为例,给出了移动智能体计算的实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移动智能体计算 可以避免空间数据在网络中传输,保障数据安全,提高数据协作效率.
高速铁路CPⅢ三角高程控制网模型与平差计算方法
刘成龙, 杨雪峰, 卢建康, 何波
2011, 24(3): 434-440.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13
摘要(1475) PDF 992KB(599)
摘要:
为提高高速铁路CP栿高程控制网的建网效率和精度,提出采用与平面控制网同步测量、基于差分法构 建CP栿三角高程网的建网新方法.这种方法根据间接高差与直接观测量的误差传播关系进行定权,依据观测值 及其权重建立数学模型,通过间接平差方法计算精确的CP栿控制点高程.基于该算法开发了相应的数据处理软 件,并将软件用于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求得的高程与水准高程的高程较差落入[-3mm,3mm]区间的 概率为99.40%,用该方法构建的CP栿三角高程网代替CP栿水准网仍然可满足CP栿高程网的精度要求.
VRS动态随机模型建模方法的综合比较与分析
徐锐, 黄丁发, 陈维锋, 廖华, 范灵春
2011, 24(3): 440-444.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14
摘要(1254) PDF 720KB(418)
摘要:
为寻求一种最优的VRS(虚拟参考站)动态随机模型建模方法,阐述了实时动态数据处理系统中4种随 机模型标准随机模型、高度角相关模型、SNR(信噪比)模型和自适应模型的建模原理;从验后单位权方差、 ADOP(模糊度精度因子)、模糊度有效性检验(F灢ratio)和滤波残差等多个角度综合分析了各模型在VRS系统中 的有效性及其优劣,并从统计学的角度和基于模型自身缺陷的分析,提出了模型改进的方案.结果表明,自适应 模型的滤波残差和验后单位权方差分别在0和1附近波动,具有明显的白噪声特性,其在ADOP的计算能力上 也有明显优势,但在F灢ratio的计算能力上与其它模型相当.综合而言,自适应模型应作为VRS实时动态随机模 型建模首选.
同相供电有源补偿的特性与最小容量
张秀峰, 谢杰
2011, 24(3): 445-450.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15
摘要(1290) PDF 853KB(533)
摘要:
为确定最小补偿装置容量,对补偿电流、补偿容量和有源滤波装置容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补偿装 置容量与负载接入的端口无关,改变负载接入端口只能改变三相补偿电流的分布,不改变补偿装置容量;补偿装 置容量与负载容量和功率因数角有关,当功率因数角在0~毿范围内变化且完全补偿时,补偿装置容量在1.0~ 1.2倍负载容量范围内变化;补偿装置容量与变压器接线方式无关,采用特殊形式变压器对改善有源补偿系统 的经济性能没有任何意义.
基于时间反演与单站天线的导体目标微波成像
钟选明, 廖成
2011, 24(3): 451-455.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16
摘要(1401) PDF 700KB(601)
摘要:
为克服强散射体环境、多径效应等因素对目标成像的影响,利用时间反演法的自适应聚焦特性,研究了 导体目标微波成像算法.将需要成像的目标轮廓用有限项三角级数逼近,散射问题用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逆散 射问题转换成受限制的优化问题,引入遗传算法优化待求的三角级数的系数,仅用单站天线完成多散射体环境 中二维导体目标的图像重建.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对2个算例进行了数值仿真.
基于中心性和PageRank的网页综合评分方法
乔少杰, 彭京, 李天瑞, 李红, 李太勇, 王超
2011, 24(3): 456-460.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17
摘要(1307) PDF 790KB(453)
摘要:
为准确、高效地对网页进行评分,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心性(结点度、居间度和紧密度)和PageRank算法 的网页评分方法CentralRank.它采用PageRank算法计算网页分数,借助中心性度量的方法计算页面在Web社 会网络中的重要性.为了验证CentralRank的性能优势,设计了一个网页抓取器,可利用该抓取器自动、准确地 下载网页信息.该网页抓取器集成了网络信息采集、页面内容分析和页面消重3项技术.基于大量真实数据的实 验结果表明:CentralRank在保证网页评分时间性能的前提下,比单纯基于中心性的网页评分算法和PageRank 算法更准确、有效,预测准确性分别提高约14.2%和7.5%.
属性序下的增量式Pawlak约简算法
官礼和, 王国胤, 于洪
2011, 24(3): 461-468.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18
摘要:
为了对动态变化的决策表进行属性约简处理,在给定的属性序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分辨矩阵元素集的 增量式Pawlak约简算法.该算法根据新增对象的不同情况快速更新分辨矩阵元素集,并依据其元素的变化,在 给定属性序下快速更新Pawlak约简.实例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有效、可行的,与非增量式算法相比, 效率平均提高91.4%.
采用联合迭代译码的LDPC编码协作通信系统的性能研究
张顺外, 仰枫帆, 宗鹏
2011, 24(3): 469-475.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19
摘要:
为提高系统性能,提出了分别采用正规LDPC(low灢densityparity灢checkcode)和非正规系统LDPC码的 编码协作通信系统,并给出了用于源节点和中继点的双LDPC码的构造方法.导出了基于双LDPC码的总体校 验矩阵,据此校验矩阵给出了相应的双层结构Tanner图,目的点采用基于该双层结构Tanner图的联合迭代译 码新算法译码.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理想LDPC编码协作系统的性能明显优于编码非协作 系统的性能,当误比特率为10-5、译码迭代10次时,理想正规LDPC码和非正规系统LDPC码编码协作系统较 相应的编码非协作系统分别具有1.0和0.6dB增益.
无线传感器网络局部瓶颈节点问题研究
李磊, 李凤荣, 黄河清
2011, 24(3): 475-480.
摘要(1062) PDF 881KB(598)
摘要:
为减轻网络的负担,提出了局部瓶颈节点暠的概念及其分布式检测算法.该类节点具有与瓶颈节点类 似的影响,但检测算法更简单可行.特别地,对于布设在带状区域的网络,证明了当布设区域宽度不超过3/2倍 节点通信半径时,即可根据一跳邻居信息判断一个节点是否是瓶颈节点.结果表明,邻居节点数平均为10时,采 用提出的分布式算法,被测节点成为局部瓶颈节点的概率仅为准瓶颈节点的1/4,从而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降 低了网络维护成本.
流线网络优化的变分不等式模型与算法
张锦, 王坤
2011, 24(3): 481-487.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21
摘要(1760) PDF 817KB(770)
摘要:
为解决具有复杂超网络特点的流线优化问题,求解以供需匹配度最大化为目标,以能力和资源限制为 约束条件的流线网络优化模型,利用向量概念,对流线网络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行了简化和修正, 将其转换为变分不等式形式,给出了基于投影算法的求解步骤,并以某市物流节点布局规划为例进行分析.案例 研究表明:利用投影算法得到的区域物流网络供需匹配度为0.9997,高于经验比较法得到的供需匹配度 0.9476,更接近实际物流需求;并验证了基于变分不等式的流线优化模型存在唯一解.
到场飞机排序及调度问题的Memetic算法
孟祥伟, 张平, 李春锦
2011, 24(3): 488-493.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22
摘要(1634) PDF 818KB(474)
摘要:
为克服遗传算法求解多跑道系统到场飞机排序及调度问题时局部搜索能力不强的弱点,建立了该问题 的混合整数0灢1二次规划模型.通过证明同型飞机在每条跑道上都应按其预计到达该跑道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 着陆这一命题,设计了遗传算法与局部优化算法相结合的Memetic算法.算例结果表明:其运行10次的最劣解 均不劣于其他遗传算法的最好解,且在5条跑道、20架飞机的情况下,Memetic算法求解时间为0.17s,与精确 算法相比,能满足实时应用需求.
多类型旅客出行选择的客运专线运价优化模型
马驷, 陈玲娟
2011, 24(3): 494-499.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23
摘要(1898) PDF 765KB(883)
摘要:
为制定客运专线的最优运价,按费用敏感程度将旅客分为3类,用随机用户平衡理论建立了不同运输 方式弹性需求的中间层模型和不同铁路运输产品的下层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铁路企业收益最大化为目 标的上层模型.用相继平均法求解中间层和下层模型,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整个三层规划模型.算例结果表明:取 客运专线最优运价时,在运输方式铁路、公路和航空,以及铁路内部产品客运专线与既有线之间,客运专线承担 了较大的客运量.
基于01整数线性规划的军事空运装载优化算法
孟冲, 宋华文, 陈柏松
2011, 24(3): 500-505.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24
摘要(1207) PDF 820KB(650)
摘要:
为了高效地制定军事空运装载方案,在分析空运物资和载机货舱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6种待装物资 类型模式和6种承载空间物资布局模式,将三维空运装载问题转化为二维装载问题,建立了军事空运装载问题 的数学模型.通过构建空间布局转化模式,将空间布局约束转换成0灢1整数线性约束,实现了对0灢1整数线性规 划空运装载问题的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运算时间不超过1s,装载方案平均载重率达38.8%,平均有效空 间利用率达59.7%.
求解具有恶化工件单机调度问题的改进遗传算法
郭鹏, 程文明, 张则强
2011, 24(3): 506-511. doi: 3969/j.issn.0258-2724.2011.03.025
摘要(1317) PDF 839KB(667)
摘要:
为克服现有算法求解工件数较多的单机调度问题计算量大的缺点,分析了加工时间为阶梯函数的工件 排序规则,以极小化最大完工时间为目标,提出了基于局部搜索的改进遗传算法,对基于工序编码方式的染色体 设计了线性顺序交叉算子和融合工件排序性质的局部变异算子,并引入局部搜索策略,提高了算法局部搜索能 力和收敛速度.算例测试结果表明:工件数为40件时,与模拟退火算法相比,本文算法求得的最大完工时间平均 减少了56.6%,显著缩短了制造周期,并有效地避免了局部最优解,收敛速度显著提高.
N-苯亚甲基-4-[(2-氰基亚胺基-1,3噻唑烷-3-基) 甲基]-噻唑-2-胺分子的光谱与热力学性质
李雪梅, 李权, 张建平
2011, 24(3): 512-517.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26
摘要:
为了获得N灢苯亚甲基灢4灢[(2灢氰基亚胺基灢1,3噻唑烷灢3灢基)甲基]灢噻唑灢2灢胺(C15H13N2S2)生物活性分 子的光谱数据和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性质,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和频率计算, 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的DT灢B3LYP方法,计算该分子在气相和不同溶剂中的电子吸收光谱.结果表明,优化 得到的最稳定结构与实验晶体结构一致;气相中吸收峰出现在近紫外区370nm 处,溶剂几乎不影响跃迁性质, 但吸收强度明显增大;标准摩尔熵与温度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9905.
非金属粉/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固化动力学研究
王新杰, 张建强, 郭玉文
2011, 24(3): 518-522.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27
摘要(1129) PDF 661KB(383)
摘要:
为了确定纸基印刷线路板非金属粉与环氧树脂体系的最佳固化工艺条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对环氧树脂(EP体系)、非金属粉/环氧树脂复合材料(NM灢EP体系)和KH灢550改性非金属粉/环氧树脂复合材 料(K灢NM灢EP体系)的固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纸基印刷线路板非金属粉对各体系的固化反应过程有 影响,使表观活化能提高,但不影响固化反应历程;动力学计算得到EP、NM灢EP和K灢NM灢EP体系的最佳起始 固化温度分别为333.15、353.15和343.15K,后处理温度分别为453.15、423.15和393.15K,固化温度均 为373.15K.
缓倾斜中厚煤层混凝土沿空留巷工业试验
邓月华, 唐建新, 朱祥可
2011, 24(3): 523-528.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1.03.028
摘要:
为在缓倾斜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沿空留巷,提高资源回收率,提出用泵送混凝土作为巷旁充填材料、充 填体两侧用单体液压支柱临时支护、采空区侧用锚索加强支护的联合支护方案.对混凝土充填材料进行了配比 试验,根据岩层控制理论确定支护参数,在金刚煤矿3117综采工作面进行了工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普通混凝 土巷旁充填,辅以单体液压支柱作为临时支护,可以弥补混凝土初期强度低的缺点,能有效控制顶板岩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