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0258-2724
  • CN 51-1277/U
  • EI Compendex
  • Scopus 收录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2012年  第25卷  第3期

栏目
显示方式:
论文
铁路轨道几何参数捷联惯性测量基准的建立
王雪梅, 倪文波
2012, 25(3): 355-360.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01
摘要(1900) PDF 707KB(704)
摘要:
为建立高精度铁路轨道几何参数的测量基准,针对传统陀螺稳定平台的不足,研究了基于捷联惯性技术的轨道几何参数测量基准的建立方法.通过分析轨道超高的基本测量原理,指出高精度姿态矩阵的解算是基于捷联惯性技术建立轨道几何参数测量基准的关键.为此,根据刚体运动学理论,建立了列车运动姿态、位置和速度微分方程;采用基于旋转矢量和四元数的方法分析了姿态矩阵解算中姿态、位置和速度的计算问题;采用多子样算法对姿态计算中的圆锥误差、速度计算中的划桨误差进行了补偿.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多子样算法的捷联惯性基准建立方法能有效减小惯性测量系统随时间累积的计算误差,显著提高系统的精度.
大跨度钢桁斜拉桥上无缝线路制动力的计算
赵卫华, 王平, 曹洋
2012, 25(3): 361-366.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02
摘要(1834) PDF 675KB(699)
摘要:
为探讨大跨度钢桁斜拉桥上无缝线路制动力的传力机制,基于有限元法和梁轨相互作用理论,建立了反映斜拉索、主塔、半漂浮体系等桥梁特征的梁轨纵向相互作用平面模型,分析了斜拉索刚度、主塔刚度以及半漂浮体系中粘滞阻尼器对制动力的影响,并提出了制动力的简化算法.研究结果表明:制动力满足斜拉桥上铺设无缝线路的要求,且其分布规律与普通桥上相同;粘滞阻尼器对制动荷载下斜拉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的改善较明显,有效降低了梁轨相对位移,减小了制动力;与主塔刚度相比,斜拉索刚度对桥上无缝线路制动力的影响较大,因此,设计桥上无缝线路时,可只考虑斜拉索刚度的影响.
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大跨CFST拱桥的动力稳定性
邢帆, 祝兵, 赵灿晖
2012, 25(3): 367-372.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03
摘要(1787) PDF 760KB(387)
摘要:
为研究大跨度CFST(钢管混凝土)拱桥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能,以主跨132 m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工程背景,以台湾集集地震记录作为横向输入,采用动态增量分析(IDA)方法,对动力失稳临界荷载的确定进行了探讨.为提高IDA的分析效率,采用了高性能数值计算并行处理方法.此外,还讨论了加强IDA曲线簇收敛的问题.结果表明:脉冲型近震可导致非线性极值动力失稳,失稳临界荷载明显降低;采用加权平均加速度峰值作为地震强度指标,能显著改善IDA曲线簇的离散性,有利于揭示近断层地震对钢管混凝土拱桥造成动力失稳的特点.
动水压力对连续刚构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
杨万理, 李乔
2012, 25(3): 373-378.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04
摘要(1445) PDF 764KB(436)
摘要: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深水薄壁空心桥墩内外域水体动水压力对连续刚构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应用流固耦合有限元理论,考虑重力、纵向预应力和动水压力,建立了庙子坪岷江大桥连续刚构桥梁的计算模型,并采用实测的地震波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动水压力对连续刚构桥梁自振频率和振型的影响不大,前30阶频率降低率最大值约为8%,箱梁各部分横向位移峰值增量在10%~20%之间,主墩内力峰值增量最大值约170%,箱梁内力峰值增量最大值约75%;地震加速度、桥墩入水深度是影响动水压力的重要因素.
开口肋正交异性钢桥面疲劳设计参数研究
叶华文, 徐勋, 强士中, 侯苏伟
2012, 25(3): 379-386.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05
摘要:
为评估重庆两江大桥单索面斜拉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对由盖板、板肋和横隔板组成的箱形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模型进行了疲劳试验和有限元分析.基于应力等效方法,对桥面板、横隔板与纵肋三向交叉部位,进行了竖向和横向双向加载试验、等效实桥疲劳应力幅值2 000万次作用疲劳试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3种开孔方式、构造细节、横隔板厚度及铺装层厚度等因素对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横隔板厚度和铺装层厚度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很大;与钥匙形和圆形相比,苹果形开孔结构的主拉应力最小,为13.7 MPa,疲劳性能最优.建议开口肋正交异性板构造横隔板厚度大于16 mm,并采用苹果形开孔方式.
汶川地震区泥石流危害道路的定量分析以汶川县肖家沟为例
向灵芝, 崔鹏, 钟敦伦, 葛永刚, 朱兴华, 杨伟
2012, 25(3): 387-393.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06
摘要(2150) PDF 904KB(430)
摘要:
为适应震后3年泥石流大规模频发的严峻形势,满足灾情预测评估的需要,以汶川县省道303沿线肖家沟为例,建立了震后泥石流危害道路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现场勘察并结合RS、GIS技术,分析了震后肖家沟泥石流发育的环境地质背景、流域面积、沟床比降以及泥石流性质等基本特征;采用雨洪法和配方法计算肖家沟泥石流一次过程总量,作为泥石流堆积量预测值;通过回归分析,获得了泥石流堆积体危害范围的计算公式,以确定泥石流的平均堆积厚度、长度和宽度;最后,采用几何概化方法,就肖家沟泥石流对沿河道路的危害程度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50年一遇的降水频率下,肖家沟泥石流一次过程总量为41 万m3,道路完全掩埋,并堵断渔子溪,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纤维格栅增强水泥混凝土的弯曲力学特性
颜祥程, 翁兴中, 寇雅楠, 梁磊, 张广显
2012, 25(3): 394-399.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07
摘要(1791) PDF 740KB(474)
摘要:
为研究纤维格栅类型、纤维格栅表面处理及粗集料最大粒径对水泥混凝土弯曲力学特性的影响,对14组150 mm150 mm600 mm的水泥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四点弯曲试验,分析了试件破坏过程,探讨了纤维格栅与水泥混凝土相互作用的力学机理,提出了纤维格栅使用的若干建议.结果表明:试件属于脆性破坏;纤维格栅明显改善了水泥混凝土的弯曲力学特性,使水泥混凝土的抗弯强度提高6.62%~31.40%;与粗集料最大粒径为40 mm时相比,粗集料最大粒径为20 mm时,水泥混凝土的抗弯强度提高2.72%~9.97%;纤维格栅表面经环氧树脂处理后,试件的抗弯强度提高8.30%~11.88%.
谷值电流控制反激变换器的非线性现象
何圣仲, 许建平, 吴松荣, 周国华, 王金平
2012, 25(3): 400-405.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08
摘要(1439) PDF 601KB(524)
摘要:
为了选取DC-DC变换器的参数,建立了谷值电流控制反激变换器动力学方程和离散映射模型,利用分岔图和庞加莱映射,研究了其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并对基于谷值参考电流和输入直流电压变化的稳定性和分岔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Matlab/Simulink平台构造了相应的时域仿真模型,得到了谷值电流控制反激变换器的时域波形和相轨图.研究结果表明,谷值电流控制反激变换器存在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变换器随着电路参数的变化,从稳定状态经过倍周期分岔和边界碰撞分岔进入混沌状态.
基于GIS的多粒度复杂网络模型
李永树, 刘刚, 张帅毅
2012, 25(3): 406-412,419.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09
摘要(1853) PDF 899KB(522)
摘要:
为提高城市路网失效传播分析和可靠性分析的准确性,研究了路网发生故障的3种失效形式.在此基础上,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多粒度复杂网络模型;通过构建粒度空间,将城市交通广义路网表达为多粒度复杂路网.为检验模型的有效性,以成都市区路网为例,建立了道路的多粒度复杂网络模型;基于该网络结构,进行了路网失效传播分析以及分别针对随机攻击和蓄意攻击的路网可靠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道路多粒度复杂网络能更准确地进行路网失效传播分析和可靠性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城市交通网络故障的动态演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强风环境下棒形绝缘子积污动态仿真分析
孙继星, 吴广宁, 陈维荣, 高国强, 崔易, 王波
2012, 25(3): 413-419.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10
摘要(1504) PDF 824KB(580)
摘要:
为探讨高速铁路绝缘子表面的积污特性,分析了污秽颗粒在强气流环境中的受力情况,建立了QBJ-25/20型绝缘子积污的仿真模型.以绝缘子伞裙表面污秽的体积分数反映其积污状况,得到了绝缘子伞裙上、下表面积污与风速及来流角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高速气流中,绝缘子表面积污量与来流角度、气流速度呈负指数关系;当来流角度在0~90之间时,伞裙上表面受来流角度的影响较大,而下表面受气流速度的影响更明显;积污量随污秽颗粒直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一类随机非线性关联大系统的全局指数稳定性
施继忠, 张继业
2012, 25(3): 420-426.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11
摘要(1522) PDF 720KB(375)
摘要:
为研究车辆建模导致的随机误差对自动化公路车辆系统等关联大系统的影响, 将确定性箱体理论推广到随机箱体理论, 利用M-矩阵理论和随机箱体理论, 构造适当的向量Lyapunov函数,通过分析相应随机微分不等式的稳定性, 利用随机大系统的系数矩阵以及与大系统关联的Lyapunov矩阵方程的解构造判定矩阵, 得到该类大系统全局指数稳定性的充分性判据,即当判定矩阵为M-矩阵时, 大系统是全局指数稳定的. 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收敛速度快, 在20 s内系统状态就能达到稳定.
基于音频内容的DCT域脆弱水印算法
张金全, 王宏霞
2012, 25(3): 427-432.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12
摘要(1747) PDF 676KB(366)
摘要:
为了实现音频文件的完整性认证,提出了一种基于内容的脆弱水印算法.对于一维序列,改变其离散余弦变换(DCT)域交流系数不会改变该序列的幅值和.基于这一性质,在音频分帧后,再对每帧分组,计算每组采样点和的绝对值,相加后得到该帧的和,将其作为该帧音频的特征,量化后转换为二进制作为水印;然后,用量化索引调制方法,通过调整每组DCT域的低频系数嵌入水印.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不可感知性;得到的含水印音频的信噪比约为80 dB;算法对添加噪声、重量化、重采样、低通滤波、MP3压缩等操作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并且能够确定替换等恶意篡改的位置.
基于多端口串行Flash的超长条形LED显示屏控制
邬芝权, 靳桅, 朱云芳, 李骐
2012, 25(3): 433-438.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13
摘要(1508) PDF 665KB(422)
摘要:
为了不增加硬件成本而提高显示数据的输出速度,在分析现有条形LED显示屏单元板电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端口串行Flash存储器的LED显示控制系统,该系统由STC12C5616高速1T单片机和带SPI接口的SST26VF016B串行多端口Flash存储器组成.显示数据输出时,利用单片机的高速同步串行口(SPI)高速时钟,将多端口串行Flash存储器中的显示数据以存储器直接存取(DMA)的方式直接输出至超长条形LED显示屏.最后,以4 09664点阵单色LED显示屏为例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显示屏刷新率达到62.5 Hz,验证了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应用小波模历史图像的运动车辆视频检测
屈桢深, 于萌萌, 姜永林, 闻帆, 王常虹
2012, 25(3): 439-445.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14
摘要(1503) PDF 897KB(614)
摘要:
为提高车辆目标检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提出了基于背景减除和小波分解模历史图像的运动车辆检测算法.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小波分解,对低频分量用混合高斯模型和纹理特征相结合的方法,自适应更新背景并标记运动目标初始区域;然后,基于高频分量计算模值,并通过逐帧历史累积得到模历史图像;最后,利用车辆目标与阴影相比富含边缘细节的特点,对目标进行倾斜校正后,将目标边缘分别沿图像x和y方向投影,利用投影曲线将边缘信息与目标初始区域信息迭代融合,得到最终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用本文方法检测车辆的捕获率达到99.0%,有效率为92.5%;与使用单一自适应背景提取方法相比,在实际交通场景中可有效处理阴影导致的多目标粘连问题,检测结果更准确.
CBTC系统中移动闭塞与后备模式追踪间隔研究
何成才, 杨淘
2012, 25(3): 446-450,457.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15
摘要(1777) PDF 564KB(346)
摘要:
为了探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后备模式下追踪间隔的特性及与正常情况下追踪间隔的差异,在研究CBTC系统基本工作原理、相关移动闭塞和后备模式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CBTC后备模式下的追踪间隔仿真模型,并对CBTC系统在移动闭塞和后备模式下的追踪间隔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CBTC移动闭塞模式和后备模式都能满足系统要求,实现较小的追踪间隔时间;移动闭塞模式优于后备准移动闭塞模式,能够实现相对更小的追踪间隔时间(<90 s).
空间数据库中连续可视反向最近邻查询
杨泽雪, 郝忠孝
2012, 25(3): 451-457.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16
摘要(1332) PDF 798KB(232)
摘要:
为了解决障碍物环境中连续反向最近邻的查询问题,考虑到障碍物的存在,将可视性加到连续反向最近邻查询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连续反向最近邻查询的变体连续可视反向最近邻查询.给出了线段可视性判断方法和相应的剪枝策略,提出了连续可视反向最近邻查询算法.该算法通过过滤步骤得到一个候选集,通过精炼步骤去掉错误的候选,通过分裂步骤找到查询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执行时间与查询线段的长度呈线性关系增长,查询效率较高.
基于球面图像的三角网格模型分割
马元魁, 张树生, 白晓亮, 范海涛
2012, 25(3): 458-464.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17
摘要(1707) PDF 927KB(305)
摘要:
为了从局部形状的角度实现对三角网格模型的管理和重用,提出了一种基于球面图像的三角网格模型分割方法.通过球面参数化及球面划分,将三角网格模型的表面属性信息映射到球面图像中;利用成熟的区域生长、区域合并图像分割算法对球面图像进行分割;将球面图像的分割结果转换为三角网格模型的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割方法可以对不均匀的低分辨率三角网格模型进行有效分割,降低了几何属性估算对分割结果的影响,不会发生过分割现象,不需要进行分割的后续处理.
地铁列车牵引传动再粘着优化控制策略
林文立, 刘志刚, 方攸同
2012, 25(3): 465-470.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18
摘要(1336) PDF 650KB(343)
摘要:
为充分利用轮轨间粘着力,保障列车牵引/制动性能的发挥,提出基于全维状态观测器的地铁牵引传动的再粘着优化控制方法,当检测到车轮发生空转/打滑时,可根据转矩、速度等信息快速搜寻到当前路况下的最大粘着峰值点,并通过对给定转矩的动态调整,实现轮轨间最优的粘着利用.为兼顾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性能,提出全维渐近状态观测器的极点配置方法,并建立了MATLAB/Simulink模型进行实例仿真和现场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控制方法再粘着的整体利用率大于80%,满足地铁列车的设计要求.
液力变矩器性能参数的计算误差及其修正方法
罗虹, 王腾腾, 李兴泉, 李英强
2012, 25(3): 471-476.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19
摘要(1759) PDF 706KB(643)
摘要:
为提高液力变矩器数值模拟的精度,采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方法对液力变矩器的变矩比、效率和泵轮容量系数等性能参数进行了计算,对计算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误差修正方法.通过分析补偿油液流动对泵轮容量系数计算误差的影响,提出了针对泵轮容量系数误差的修正方法.结果表明:数值计算模型中,忽略摩擦损失和补偿油液流动的影响,将引起变矩器性能参数的计算误差;针对摩擦损失提出的误差修正方法,使算例中变矩器的变矩比和效率的最大相对误差均由16.2%减小到13.9%;按照泵轮容量系数误差的修正方法,泵轮容量系数的最大相对误差由13.9%减小到7.3%.
五连杆非独立后悬架弹性转向特性
潘筱, 林逸, 陈潇凯, 王冬成
2012, 25(3): 477-483.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20
摘要(1491) PDF 678KB(345)
摘要:
为研究五连杆非独立后悬架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建立了含后轴弹性转向的线性三自由度操纵稳定性整车模型,运用频域法研究了后轴弹性转向对整车不足转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左、右上拉杆的交点相对后轴中心的纵向位置及上拉杆衬套的刚度影响整车的不足转向特性.当上拉杆交点位于后轴之后1.65 m及上拉杆衬套的扭转刚度为1.5 kNm/rad时,整车的不足转向特性较理想.试验与理论模型仿真结果趋势一致.
高速列车停站优化问题的两阶段求解算法
黄鉴, 彭其渊
2012, 25(3): 484-489.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21
摘要(1219) PDF 756KB(628)
摘要:
为了提高高速列车停站优化问题的求解效率,以高速列车停站设置原则为基础,分析了影响列车停站的主要因素,从方便旅客出行及减少旅客出行广义费用两方面考虑,建立了列车停站方案综合优化模型.结合列车停站优化问题的特点,提出了包含初步优化和综合优化的两阶段优化算法,初步优化阶段采用基于先验知识的局部优化方法,可以快速有效的获得问题的较优解,综合优化阶段利用具有较强爬山能力的禁忌搜索算法进行全局优化.最后对某高速铁路高峰小时开行列车的停站优化问题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两阶段优化算法比一般禁忌搜索算法效率提高约30%.
基于功效和耦合的铁路与露天煤矿协调度评价
李鑫, 尚涛, 周伟
2012, 25(3): 490-494.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22
摘要(1318) PDF 585KB(387)
摘要:
为定量评价我国铁路运输状况和露天煤矿生产的协调关系,引入容量耦合理论建立耦合度模型,定量分析了煤矿生产系统和外运系统的协调程度及子系统和参数对系统整体的影响,研究了露天煤矿采掘、运输设备的运用指标和铁路外运系统数量、载重、波动等参数的选择,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不同参数进行同量化处理,最后通过实例检验模型反映现实生产的能力.结果表明:露天煤矿与预期相比,较低的入矿车数对系统协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其贡献率仅为其他指标中最小数值的20%;接发列车的不均衡系数对系统不协调影响较小,若日平均入矿车数提高到计划数量的80%,则系统耦合度提高了17%.
基于边需求的抢修分队选址问题
叶庆, 宋建社, 陈春霞
2012, 25(3): 495-501.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23
摘要(1600) PDF 920KB(298)
摘要:
为解决机动作战背景下抢修分队的合理选址问题,提高战场装备抢修的时效性,基于不确定决策理论中的拉普拉斯准则以及网络上任意一点均有可能发生任务需求的假设,以整个机动交通网的覆盖率最大为目标,构建了一种新的双重覆盖标准选址模型;设计了边需求下的覆盖率计算方法,采用分区域聚类的方法构造初始解,用改进的遗传禁忌算法精确求解,并加入启发式策略,避免搜索过程中产生大量不可行解.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计算量小,在不增加网络维度的情况下,解决了边需求选址模型的精度问题.
基于ADAMS仿真确定飞机着陆道面动荷载
梁磊, 顾强康, 刘国栋, 张仁义, 姜乐
2012, 25(3): 502-508.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24
摘要(2207) PDF 740KB(335)
摘要:
为了合理确定机场刚性道面设计中的动载系数,减少道面荷载现场测试的工作量,利用ADAMS软件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了飞机着陆时道面的竖向荷载、纵向水平荷载和横向水平荷载的动态响应规律.通过改变飞机着陆时的俯仰角、滚转角、初始下降速率和初始机轮离地距离4个主要参数,分析道面受载情况的敏感性,并利用白噪声线性滤波法生成不同等级道面,研究了不同平整度下道面的动态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初始下降速率从0 m/s增大到3 m/s时,动载系数从0.677增大到1.623;着陆水平荷载主要为纵向水平荷载;飞机对H级道面的动荷载最大值比A级道面增大68.71%.
基于启发性规则及关键路径调整的柔性作业调度优化算法
帅旗, 姚锡凡
2012, 25(3): 509-515.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25
摘要(1380) PDF 811KB(453)
摘要:
为克服传统进化算法求解较大型柔性作业调度问题计算时间长和结果不稳定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启发性规则求解方法.该方法用一个启发性规则产生初始调度解,再利用一些启发式规则对初始调度过程中的关键工件及关键工序进行搜索,并对关键路径进行优化调整得到较优解,通过比较得到柔性调度问题的优化调度解.用本文方法对典型柔性调度问题进行求解,并与其他算法的求解结果进行比较,对于1510问题,采用本文方法的计算结果与混合基因算法相同,计算时间为3.2 s,减少了42%;对于2310及2510的较大型问题,表明启发性规则的引入能提高求解效率,与传统进化算法相比,更适合求解较复杂的柔性作业调度问题.
多用户类型弹性需求随机期望-超额用户平衡模型
吕彪, 蒲云, 刘海旭
2012, 25(3): 516-525.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26
摘要:
为准确描述随机路网环境下出行者规避行程时间不确定风险的择路行为,推导了通勤者需求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和路段通行能力服从贝塔分布条件下计算期望-超额行程时间的计算公式,并在考虑出行者对行程时间的估计误差和路网服务水平对交通需求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用等价变分不等式表示的多用户弹性随机期望-超额用户平衡模型.算例结果表明:随着需求水平波动程度和路段通行能力退化程度的加剧,当需求方差-均值比从0.5增至2.0、贝塔分布参数(l和 m)从90和10变为10和10时,通勤者和非通勤者期望最小理解期望-超额行程时间分别增加了48.5%和99.2%.
基于群体遗传进化机制的产品族设计
聂涌, 殷国富, 赵秀粉
2012, 25(3): 526-532.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27
摘要(1549) PDF 858KB(514)
摘要:
为快速响应细分市场中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运用生物进化理论建立了产品族进化设计过程模型.在定义产品基因、产品等位基因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4层结构体系的新产品族遗传结构.通过定量分析市场客户需求和产品生产效率,构建了产品族在市场环境中的客户需求维度适应度模型和在设计制造环境中的生产效率维度适应度模型,并提出了支持整个产品族进化的多方向进化演变算法.以轿车产品族设计为例的产品族进化演变过程模拟结果表明:产品族经过20代进化后,最终形成了分别满足小型、紧凑型及中型轿车3个细分市场需求且具有较高生产效率的最优产品族,本文提出的产品族进化设计方法能有效地满足细分市场中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生物强化技术加速填埋场稳定化进程实验研究
邱忠平
2012, 25(3): 533-537. doi: 10.3969/j.issn.0258-2724.2012.03.028
摘要(1913) PDF 601KB(539)
摘要:
为解决传统填埋场中垃圾降解缓慢、稳定化时间长、运行管理复杂等问题,提出利用生物强化技术加速填埋场稳定化的新工艺.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方法,在填埋场中引入复合菌系,研究了复合菌系对填埋垃圾稳定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菌系可加速有机垃圾的生物降解,使填埋体系的温度在填埋前中期升高0.8~5.0 ℃,填埋场pH值快速升高至8.0以上,比对照组提前208 d进入稳定运行阶段;复合菌系使渗滤液化学需氧量下降更加明显, 505 d以后基本维持在3 000 mg/L左右;氨氮消减更加快速, 463 d后一直低于对照组, 700 d后下降至25 mg/L以下,达到国家标准(GB 168892008)规定的氮排放标准;复合菌系提高了垃圾体的沉降性能,使填埋前、中、后期的沉降率分别较对照组增加27.39%、19.23%和14.81%.
简讯
专著《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与工程应用》出版
本刊编辑部
2012, 25(3): 538-538.
摘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本刊主编翟婉明博士与北京交通大学夏禾教授等合作撰写的学术著作《列车-轨道-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理论与工程应用》,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核心成果曾获得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