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0258-2724
  • CN 51-1277/U
  • EI Compendex
  • Scopus 收录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1997年  第10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目次
[17, 9, 5 ]纠错码及其在单片机通讯中的应用
靳桅, 许金福
1997, 10(1): 1-79.
摘要(1089)
摘要:
在[16, 8, 5 ]分组循环码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机间通讯的新型[17, 9, 5 ]码。 简要地介绍了这种码字的构造原理及编码译码方法和主要特性。并给出了利用MCS - 51 单片机查表指令快速实现编码、译码和检错的方法, 为降低MCS- 51 系列8 位 单片机串行通讯的误码率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L ogist ic 曲线模型和Gomp er tz 曲线模型的修正
张跃
1997, 10(1): 1-79.
摘要(1033)
摘要:
本文提出Logist ic 及Gompertz 曲线的修正模型, 给出相应的参数估计方法。解释该模 型在经济学中的实际意义。修正后的模型可得出高于原曲线模型的预测精度。
第三代(光纤传感) 轴温探测器的研究*
唐晋生, 徐安明, 汪勇
1997, 10(1): 1-79.
摘要:
实现了利用空心光纤改造已有红外线轴温探测器。此项改造可以克服原探头的致命缺 陷, 并增强抗干扰能力, 改造投资低, 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双离子束溅射淀积DLC 膜的结构分析
刘贵昂
1997, 10(1): 6-10.
摘要:
用双离子束溅射法在50℃以下的基底上淀积了类金刚石(DLC) 膜。对DLC 膜采用扫 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拉曼谱仪进行了结构分析。通过对扫描电子显微镜 观察, 发现在DLC 膜中存在金刚石微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确定金刚石微晶 具有面心立方结构, 计算出的晶格常数与标准值基本相同。通过拉曼光谱分析后, 进一 步验证了薄膜中金刚石微晶的存在并得出了膜中SP3C- C 键所占的比例。
双线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 扣除系数计算方法的探讨
严余松
1997, 10(1): 11-15.
摘要(1132)
摘要:
本文对旅客列车影响区和非影响区进行了分析, 进而确定了非影响区及影响区内可铺 画的货物列车数, 提出了双线自动闭塞区段旅客列车扣除系数的分析计算方法。
不确定线性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准则
曹登庆, 张克跃
1997, 10(1): 16-22.
摘要(1033)
摘要:
针对带有非结构扰动和多参数扰动的线性时滞系统, 利用著名的Razum ikh in 型定理, 导出了系统的鲁棒稳定性条件。这些条件与时滞有关,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现有结果 的保守性。文末给出了用以阐明所给稳定性准则的应用算例, 并与已有结果作了比较。
地铁馈线电流增量保护$ I 检出精度与分离方法的研究
张秀峰, 王毅非
1997, 10(1): 23-27.
摘要(1084)
摘要:
本文分析阐明了影响电流增量保护$ I 检出精度的主要原因, 提出了提高精度的几项 有效措施, 深入讨论了保护的$ I 分离功能。
RW 22空调软卧车空气调节系统的微机控制
张兴发, 麻书城, 刘转华
1997, 10(1): 28-34.
摘要(1069)
摘要:
RW 22型空调软卧车的空气调节系统原是固定逻辑式接触器继电器控制系统, 该系统可 靠性差, 占的空间体积大, 易损坏, 常因故障而停机, 因此, 不能满足人们对软卧车舒适 性的要求, 为提高软卧车空调系统的可靠性, 减少故障率, 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代替原 控制系统中的继电器部分。文章分析了原系统控制要求, 论述了用PC 实现的控制过程 及电气控制保护。
电力机车粘着牵引力的在线检测
骆开源
1997, 10(1): 35-38.
摘要(1116)
摘要:
轮轨粘着牵引力是决定电力机车牵引性能的重要参量, 但不能被直接检测到。应用状 态观测器的方法, 以可检测量(牵引电动机电流和转速) 为输入量, 通过观测器输出可 得到轮轨间粘着力的动态估计量, 此方法可用于对电力机车动轮粘着牵引力实现在线 动态检测。文中推导出观测器状态方程并给出模拟电路图。经初步试验, 结果是满意 的。
格群的凸l2子群
周伟, 王正彬
1997, 10(1): 39-43.
摘要:
设G 是格群H 的一个凸l2子群, 本文在不使用等式: H = G∪G′= (G∨G′) ″的情况下, 证明G 在H 中稠或在H 的一个既稠又凸的l2子群的直和项中稠, 进而证明了G 中存 在的所有并与交在H 中是被保持的。
中国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发展研究
张锦, 高世廉, 蒲云
1997, 10(1): 44-49.
摘要(1138)
摘要:
回顾了交通信号和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 分析了TRAN SYT、SCOO T、 SCA T、NU TCS 等系统的特征、运行效果和不足, 指出了中国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系统 未来的发展方向——多模式化、最优化、规整化、通用化与模块化。
羟胺酸金属络合物的合成
李桂芳, 周先礼, 任平第
1997, 10(1): 50-53.
摘要:
 通过N 2芳基羟胺酸在水或醇中与金属卤化物直接反应生成了一系列羟胺酸过渡金属 络合物, 并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得到证实。
非线性动力系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
张克跃, 曹登庆
1997, 10(1): 54-59.
摘要:
考虑非线性动力系统的鲁棒镇定问题。应用L yapunov 方法提出了新的非线性反馈控 制器设计方案。只要不确定性是连续有界的, 所提出的控制律将使其闭环系统鲁棒实 用稳定或鲁棒渐近稳定。
径赛运动员成绩预测的数学模型
谭文芬, 丁先琼, 张鸣飞
1997, 10(1): 60-63.
摘要(1052)
摘要:
体育比赛的竞争日益激烈, 其影响和意义也日趋扩大。科学选拔和训练运动员是取得 优异成绩的重要一环。运动员成绩的预测又是科学选拔和训练运动员的有力手段。通 过预测成绩和实际成绩的比较, 就可以判断出该运动员是否可以被选拔, 或者此种训 练方法是否有效、合理。本文以径赛为例, 用指数函数作为拟合曲线, 建立数学模型, 预 测运动员的成绩, 以帮助教练员科学地训练和选拔人才。
既有双线提高旅客列车速度对 起停附加时分及追踪列车间隔的影响
严余松
1997, 10(1): 64-69.
摘要(1127)
摘要:
将旅客列车速度提高到140~ 160 km?h 是铁路改善旅客运输质量、参与市场竞争的重 要手段, 是铁路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对既有双线自动闭塞区段提高旅客列车速度并相 应提高货物列车速度后旅客列车起停附加时分及货物列车起停附加时分的变化进行 了分析和讨论, 进而对旅客列车提高速度后的列车追踪间隔时间I 追、列车到达间隔时 间I 到、列车出发间隔时间I 发和列车不停车通过车站间隔时间I 通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较 为详细的分析, 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一个直接确定钢板梁腹板加劲肋间距的方法
任小平, 薛正庭
1997, 10(1): 70-74.
摘要(1145)
摘要:
介绍了一种在荷载作用下钢板梁腹板加劲肋间距计算的简化方法。文中在构造要求许 可范围内, 对C 函数进行曲线拟合, 最后间距的确定归结为求解一个一元二次代数方 程, 较为方便。
带参数拉氏乘子法与胡海昌2鹫津变分 原理中三类变量都独立的推证及其它
荣廷玉, 吕安琪
1997, 10(1): 84-92.
摘要(1162)
摘要:
本文将笔者在1981 年提出的分裂因子(任意参数) 的概念引入拉氏乘子, 称为带参数 拉氏乘子法。本文将用它推证胡海昌2鹫津变分原理中的三类变量都独立。带参数拉氏 乘子法是建立新变分原理的普遍方法, 为近代兴起的广义混合变分原理提供一个理论 基础。本文还对它们的理论和实用价值予以扼要阐述, 而这个新方法在很多重要方面 的开拓, 将另拟专文讨论。
PDFSV 控制在电液伺服系统中的抗干扰研究
许明恒, 张维, 吴向东
1997, 10(1): 93-97.
摘要(1003)
摘要:
本文对电液伺服系统PDFSV 控制的抗干扰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 仿真, 证明电液伺服系统引进PDFSV 控制能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水中复杂结构局部振动特性研究
杨翊仁, 张继业
1997, 10(1): 98-103.
摘要(1134)
摘要:
讨论静水中板状组件的局部振动特性。比较了结构在空气中的局部振动频率与在水中 的局部振动频率的变化趋势。当结构在静水中振动时, 如采用流体有限元来计算流体 的附加质量和附加阻尼, 势必导致解题规模过大。本文用基于小参数展开法导出的两 平行板间隙内流体的附加质量及附加阻尼系数的解析表达式来构造流体的附加质量 阵和附加阻尼阵。这种处理法极大降低了解题规模。另外, 还讨论了结构在静水中振动 时, 附加质量和附加阻尼对结构自由振动特性的影响。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柴油机全电子调速器
朱金陵, 魏道远
1997, 10(1): 104-109.
摘要(1044)
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以单片机为控制器的柴油机全电子调速器, 论述了全电子调速器各组成 部分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 建立了采用P ID 调节器的柴油机全电子调速系统的数学 模型, 结合计算机数字控制的特点对P ID 调节器进行优化设计, 并对系统的动态特性 进行数字仿真, 介绍了柴油机全电子调速系统的试验研究工作, 试验结果表明数字化 控制柴油机转速是可行的。
接触导线弯曲时接触网模态分析 与频率相关的有限单元法
单奇, 翟婉明
1997, 10(1): 110-115.
摘要(1245)
摘要:
本文在考虑接触导线弯曲刚度的前提下, 发展了德国联邦铁路公司(DB) 所采用的接触 网模态分析方法, 并对接触导线的柔索体模型与欧拉梁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在此基础上, 作者开发了高速弓网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Simula 2. 0。
模拟量信号的红外传输与采集
张晓龙, 曾欣荣, 叶家艳
1997, 10(1): 116-121.
摘要:
文中介绍了一种模拟量信号的红外传输与采集系统, 提出了用双频调制检出异常传输 状态和用V ?F 变换及频率测量进行A ?D 转换的方法, 并对系统工作原理和系统精度 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