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0258-2724
  • CN 51-1277/U
  • EI Compendex
  • Scopus 收录
  •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1998年  第11卷  第2期

显示方式:
目次
随机变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问题*
刘先斌
1998, 11(2): 115-121.
摘要:
研究了随机有限元方法的理论基础——随机变分方程解的合理性问题, 证明了一般形 式的随机变分方程解的存在与唯一性定性, 明确了在随机扰动算子不足以破坏均值微 分算子的强制性条件——不会导致方程类型变异的前提下, F redho lm 择一定理的第二 个结果成立, 此时在概率1 的意义上变分解存在而且唯一。
简支梁状态判别的动力响应法*
金建明
1998, 11(2): 122-126.
摘要(1057)
摘要:
利用动力响应状态特征量为状态指标来判定简支梁在移动质量荷载下的状态是否变 化。以矩形截面简支梁为例, 考察出现局部损伤的情况, 通过对大量计算结果的分析 处理, 选取对应移动质量荷载的敏感状态特征量—— 加速度均方根值, 提出了简支 梁损伤判别的动力响应法——加速度均方根值法。
高速铁路桥梁的低频噪声研究3
丁桂保, 郑史雄
1998, 11(2): 127-131.
摘要(1262)
摘要:
根据结构的声辐射条件, 导出具有耦合关系的有限元列式, 然后分析计算了主要原因, 提出了预防与控制噪声的措施。
专家模拟系统在柔性制造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李树良, 周国华, 陈旭
1998, 11(2): 129-133.
摘要(1078)
摘要:
柔性制造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其成败。文中提出了专家模拟系统在柔性制造系统 设计中应用的思路, 讨论了运用多库协同技术和旁路链接推理的实现方法。实例证 明十分有效。
简支梁桥的地震反应性能
郑史雄, 奚绍中
1998, 11(2): 132-137.
摘要(1103)
摘要:
分析研究了简支梁桥在地震作用下的空间地震反应性能, 着重讨论了桥梁支座在地震 过程中的反应特点和滑动铰支座的摩擦系数对桥梁空间地震反应性能的影响。因为摩 擦的滞回特性, 所以在地震过程耗散大量的能量。滑动铰支座的摩擦存在对桥梁的抗 震是有利的。
机车2桁架桥梁耦合振动研究
葛玉梅, 袁向荣
1998, 11(2): 138-142.
摘要(1398)
摘要:
建立了轮对和钢轨之间弹性联接33 个自由度的机车车辆动力学模型, 采用有限元法 分析计算了列车荷载作用下某铁路双线钢桁桥(跨度64 m ) 的动力响应。采用空间 梁单元建立了桁架桥的振动方程。根据随机振动理论计算了当列车过桥时, 车2桥耦 合振动系统的空间动力响应, 并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比较表明, 采用弹性联接模 型比密贴模型的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实测值。
构造多向局部人工透射边界的加权平均法
王孝国, 宁骁骏, 强士中
1998, 11(2): 143-148.
摘要(1093)
摘要:
提出用加权平均法将边界节点附近的入射波表示为一系列预定入射角的平面波的加 权叠加, 以克服由于采用单一透射方向假定而导致离散局部透射边界和旁轴边界缺 乏透射大角度入射波能力的缺点。根据这一思想建立的多向局部人工透射边界, 能 够在入射角范围内清除或减少人工边界的影响。用一个算例说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及有效性。
板壁式柔性桥墩温度场计算方法的研究
荣国能
1998, 11(2): 149-152.
摘要(1059)
摘要:
对板壁式柔性桥墩温度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十四城市气象资料推算, 得出了用于温度场计算的大气透明度参数。壁面最高温度及达到最高温度的时间随 壁面方位不同而不同。大气透明度不仅影响壁面温度, 而且影响壁面方位的作用, 大 气透明度数值越大, 壁面方位的作用越大。
秦岭特长隧道内温度预测3秦岭特长隧道内温度预测
麦继婷, 陈春光
1998, 11(2): 153-158.
摘要(1182)
摘要:
通过对隧道及岩体中热传递的分析, 应用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和公式, 推导出岩体和隧 道的热移动模型基本方程式, 并用它对秦岭特长隧道运营期间的温度进行了预测, 其 结果可为特长隧道的通风设计提供一些依据。
高速万向轴式动力车转向架的参数研究
陈华斌, 金鼎昌, 古滨
1998, 11(2): 158-163.
摘要(1240)
摘要:
分析了一系定位刚度对蛇行临界速度、二系悬挂刚度对平稳性能的影响, 以及各类减 振器阻尼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总结出了高速动力车转向架的参数选择原则和各主 要参数的优化范围。
基于连续梁模型的内燃机曲轴载荷计算
李人宪
1998, 11(2): 164-169.
摘要(1097)
摘要:
以连续梁作为内燃机曲轴的计算模型, 以克服简支梁模型由于简化而无法考虑一些较 为重要的载荷的缺点。此模型可用于分析曲轴所受轴颈和轴承载荷, 任意截面弯矩、 扭矩以及这些载荷在一个工作循环中的变化情况。给出了对一种16缸四冲程V 型柴 油机曲轴载荷的算例。
润滑脂对100C6碳钢微动磨损的影响*
刘启跃, 周仲荣, 王夏金秋
1998, 11(2): 170-173.
摘要(1020)
摘要:
对100C6碳钢在润滑脂工况和干态工况下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润滑脂对微动磨损 的影响机理, 阐述了润滑脂介质作用的微动破坏过程。发现在润滑脂作用下, 微动磨 损过程与干态下不完全相同, 其三体作用功能不如干态明显。
基于对象的机械CAD 知识表达模型
徐彦欣, 刘转华
1998, 11(2): 174-178.
摘要(1324)
摘要:
分析了传统机械CAD 系统由于采用将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分离的知识表达方式而无 法完整地表达设计对象的完整性的缺点。采用面向对象的知识表达方式将机械CAD 中涉及的知识封装在类结构中, 充分利用类的继承、重载和扩充性, 建立了机械CAD 的知识表示模型。
PVC?ZnOw 复合材料的抗静电性能研究
周祚万, 谢宁, 易锦
1998, 11(2): 179-182.
摘要(1157)
摘要:
制备了PVC (聚氯乙烯)? ZnOw (氧化锌晶须) 复合材料。研究了ZnOw 用量、晶须表面 处理、晶须尺寸和加工混炼时间等因素对复合材料体系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ZnOw 能有效降低PVC 的表面和体积电阻, 满足高分子抗静电材料对电阻的要求。
钛表面氧化还原改性对血液相容性的影响*
杨萍, 曾晓兰, 黄楠
1998, 11(2): 183-187.
摘要(1051)
摘要:
对钛表面进行了氧化及氧化2还原改性处理。XPS 分析结果表明, 经氧化还原处理, 在 钛表面形成了非化学计量的二氧化钛(T iO 2- x ) 薄膜。对该氧化还原薄膜、经单纯氧 化处理的纯钛和热解碳(L T IC) 的血液相容性进行对比发现, 钛经单纯热氧化处理 后, 其血液相容性有所改善, 经氧化还原表面改性后, 血液相容性进一步提高, 在一 定还原工艺下获得的具有较大还原程度的T iO 2- x 薄膜的抗凝血性能显著优于热解 碳(L T IC)。
适用于非线性对象的神经元非模型控制方法*
陈捷, 钱清泉, 王宁
1998, 11(2): 188-191.
摘要(1075)
摘要:
改进了神经元控制器的输入信号处理函数, 设计出一种非线性转换器, 能有效提高神 经元非模型控制器对非线性对象的适应能力。仿真试验表明, 新的神经元控制器能 有效地克服非线性的不利影响, 具有响应快速和强鲁棒性, 对过程参数的变化和负 荷干扰都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同时该控制器保留了简单、实用, 无需对象模型等优 点, 能方便地应用于具有非线性的工业过程控制。
LR6碱性电池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
孟长流
1998, 11(2): 192-196.
摘要(1174)
摘要:
介绍了LR6碱性电池自动生产线及其控制系统, 给出了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硬件配 置设计及抗干扰措施、软件开发设计、调试方法。实际运行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明显 的优点, 运行可靠。
一种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的新方法
康积涛, 甘亚东, 谭永东
1998, 11(2): 197-201.
摘要(1072)
摘要:
介绍一种网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的新方法。重点讨论了开发过程中多媒体、网络、数 据库等技术。解决了课件开放性、单机运行和网络运行方面的一些问题。用A utho r2 w are 开发平台和文中介绍的方法, 可一次性开发出单机版和网络版教学软件, 极大 地减少软件的开发费用。
单模光纤中的光孤子通信研究现状及展望
钟晓春
1998, 11(2): 202-207.
摘要(1050)
摘要:
通过光纤色散对光脉冲的展宽、光纤非线性中自相位调制对光脉冲展宽及啁啾生成的 分析, 利用非线性薛定谔方程详细阐明了光孤子的形成及其传输的基本原理, 对光 孤子通信的损耗、放大、光孤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Go rdon2Haus 限制等关键技术及 难点进行了讨论, 并对光孤子通信系统及有关的近期发展进行了介绍。
关于小样本置信区间
刘海燕, 赵联文, 冯勋省
1998, 11(2): 208-213.
摘要:
主要介绍小样本问题中, 对于参数或者非参数的估计, 如何构造单侧或者双侧置信区 间的方法。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参数(或参数的函数) 的M 2估计, 并得到一个重要的结 论。
空车调整最小费用的合理分摊
任民, 王彦, 杜文
1998, 11(2): 214-218.
摘要(1312)
摘要:
借助多人合作对策的思想建立了铁路空车调整问题中最小费用合理分摊的数学模 型, 给出了建立理想分摊向量和特征函数的一种方法, 并提供了具体解法, 比较有效 地解决了空车调整中最小费用的合理分摊问题, 为最优调运方案的实际实施提供了 前提和保障。
混合车流三大参数关系的计算机仿真*
罗霞, 陈应文, 霍娅敏
1998, 11(2): 219-223.
摘要(1131)
摘要:
以我国混合车流作为高等级公路交通流的基本构成, 分析混合车流的交通特性, 采用 实地采集数据和计算机模拟仿真相结合的手段, 得到了不经换算的混合车流条件下 不同交通总量和不同车型比例速度、密度和流量三大参数的偌模图。
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水平综合评价
赵冬梅, 张炜, 王顺洪
1998, 11(2): 224-228.
摘要(1235)
摘要:
为从技术开发的规模和效率两方面对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建立了工 业企业技术开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采用加权属性空间中的双基点法建立了评价 模型。运用上述方法对部分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